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达到高效?截止日期 : 2016-12-07

作业要求 :大家好!现在从上到领导,至下到教师,都在全力抓教学质量,课堂是提高质量的主阵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高效?请各位畅所欲言!

发布者 :薛林

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达到高效?

提交者:学员余文利    所属单位:涟水县安东学校小学部    提交时间: 2016-12-04    浏览数( 0 ) 【推荐】

 

让语文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研究走过了这样一条探索之路:即由原先的“低效语文课堂”向“有效语文课堂”转变,由“有效语文课堂”提升到了现在的“高效语文课堂”。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构建高效课堂也成为了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无法回避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备课——实施高效课堂的前提。

众所周知,备课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一堂课的成败,备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高效地顺利进行。

首先,要充分备教材。教师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潜心筛选教材的诱发点,这样才能融会贯通,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把教材作为教学的载体,从而为下一步教学设计打下基础,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其次,要充分备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善于分析学情,特别是对于学生,我们应更多的思考:如何避免言语过于成人化和书面化,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

再次,要充分备教学具。字卡、教学挂图、磁带、多媒体课件等,这些教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二、兴趣——实施高效课堂的保证。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去探索。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

2、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语文课堂的导语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以叩开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3、创设气氛,营造氛围。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三、问题——实施高效课堂的资源。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为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三是提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方式。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要防止问题或过简,或过琐细,或过于雷同、千篇一律,或过于空洞不知从何答起。有的教师自己闭门设计好了问题与答案,当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一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四是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质疑辨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四、自主学习——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

就学习本身的特点而言,真正高效的学习过程,是依靠学习者自己来完成的。换句话说,学习本来就应该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其他人是无法代替的。因为,即使外界可以对学习者施加影响,却无法代替其在学习实践中得尝试、体验和感悟。而缺少尝试、体验和感悟的学习,最终是不会取得什么好的效果的。因此,只有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尝试、细心体验,用心感悟,学习才会取得实际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然选择。

自主学习,就是指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和自己的学习能力,运用和调整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过程,包括四个要点:“我想学”、“我能学”、“我会学”、“我能坚持学”。从自主学习的内涵出发,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再次要尽力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

五、合作探究——实施高效课堂的途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起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互动——利用小组合作进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后进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当学生感到独立思考出现障碍时,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展时,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很好的完成任务时,最能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这就是最佳合作契机。课堂上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每个同学都可以从别的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同别人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好习惯。从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必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共享、共进,实现交流相长和共同发展。  

另外,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表现予以及时的肯定、表扬,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燃起来。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功,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总之,实施语文高效课堂,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将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相信随着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完善,最终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