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截止日期 : 2016-12-09

作业要求 :

要求:

1.撰写内容条理清晰

2.字数不少于1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

4.为了方便批改,内容不要以附件形式提交。(直接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操过20分钟)

5.截止日期12月9日,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张丽娟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提交者:学员张菊香    所属单位:涟水县石湖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05    浏览数( 0 )

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动手能力是教师塑造学生高尚品德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动手操作。

 

    课堂上学生乐于动手操作要通过集体操作来获取知识,但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动手能力是关键。兴趣的提高最好是老师,创设特定的动手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开阔、产生联想;也可以依据学好奇的心理特点,巧妙设疑,引起其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动手思考、学习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操作。

 

    教师不是操纵者、主宰者,而是引导者、激发者、指导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真心诚意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操作要使学生把自己所想问题敢于表达出来,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及个性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按照不同的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操作中发挥学生各自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大胆动手操作,尽情发挥学生学习独立性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指导学生独立动手完成操作。

 

    在动手操作能力过程中,教师应安排合理、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动手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动手学习过程中的主任地位,借助学到的知识展开多种联想,自己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自觉、强烈的创新动机,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创新潜能,努力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独立自主的解决和完成问题。

 

    四、成果评价,增强学生动手自信心。

 

    通过动手设计新颖、制作精美的作品出现时,要及时进行评价,由评价而竞争,赞扬创造,进而再一次激发创造和想象。评价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学生间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有所不同,即不可能每件作品都精美,所以应当分层要求,对不同程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独创方法进行经常性表扬,收到强化刺激作用,增强学生进一步动手能力习惯养成。

 

    总之,学生动手浓厚兴趣会促进他们更自觉掌握知识,不断积累和强化他们动手能力和动手兴趣,就创作和成功的喜悦,更增强了学习信心和再学习欲望。同时也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更加强了他们全面发展的目标。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