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压强》评课稿截止日期 : 2016-12-13

作业要求 :

要求:1.结合“以学为主”系列课堂教学——初中物理《压强》课例,完成一篇评课稿;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 

      4.字数不少于300字;

      5.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张得中

《压强》评课稿

提交者:学员薛香美    所属单位:涟水县时码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5    浏览数( 0 ) 【推荐】

《压强》评课稿 
1  
整体感觉 
   
老师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
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
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引入游戏
比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到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应用还有课后留下的关于路面损坏
情况的调查报告无一不体现了教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控制
变量法和类比法。李老师落落大方亲切自然板书规范。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1
引入——以竞赛的形式创设了男女生比赛切萝卜的情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
他们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进入新课时怎样
把一个切萝卜的秘诀转化成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呢李老师体现了课堂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三张图片引
导学生通过图片中的共同点得出了压力的概念并强调了压力在什么情况下等于重力为学生提出问题和
猜想与假设做了知识与技能的铺垫。 
    (2
探究部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亲身体验观察自始至终。例如利用身边
随手可得的铅笔的笔头和笔帽做了效果不同的对比实验贴近生活给学生的体会深刻。再比如在制定计
划和设计实验中虽然课本对这个内容进行了介绍但李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课本纸上谈兵而是让学生
充分经历这个阶段提高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有的同学就设计了利用同一块橡皮泥比较拉力不同的
时候绳对橡皮泥拉痕深浅不同的实验非常不错。 
        在设计实验时老师充分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的帮助和指
导。如在进行实验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怎样显示出压力作用的效果


 (3在探究流程中李老师是先要同学思考什么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呢在让学生体验铅笔实验 (3在探究流程中李老师是先要同学思考什么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呢在让学生体验铅笔实验 (3在探究流程中李老师是先要同学思考什么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呢在让学生体验铅笔实验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气氛和谐在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总结最后两个同学一组
上台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在知识的传播中注重方法。 如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进行实验在
引入压强概念的时候又让学生类比速度的观念和表达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师的方法中得到了逐步的提
. 
    (4
规范化。李老师在讲授例题和学生通过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时对书写、单位、科学记
数等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多媒体辅助与板书相得益彰。多媒体展示精美的图片和受力分析视频展示平台展示解题过程
板书规范、美观三者相互配合默契。课件只能展示教师预设的教学资源而课堂是动态的利用合理规
范的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课堂因此真实而生动。 
        3   改进意见 
       
但是教无定法每一位老师对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我谈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几
个值得商榷的地方和我的改进建议。 
    (1
在课堂的引入部分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但是要注意实验的方便和安全
性。学生对刀具的使用并不熟练。在日常的生活中关于压强的例子随处可见我建议可以用细线和细绳
来比较切割肥皂的难易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
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在本节内容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难点
学生也容易弄错。所以在教学中要予以强调。如压力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词垂直和表面。在压强中
对压强表达式中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巩固和理解。 

(3在探究流程中李老师是先要同学思考什么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呢在让学生体验铅笔实验我认为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改为先让学生体验实验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 
    (4在学生提出猜想时老师不应该对猜想带有过多的指向性痕迹否则探究性实验就可能变成验
证性实验。我在上这节课时就有的同学提出压力作用的效果可能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等可能。在充分展
示了学生的多种猜想之后老师在从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因素有关部门因素和无关因素等方面逐步筛选
确定探究的课题。不能因为教师的种种原因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5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以充分交流和合作使一些现象更加的直观和明显。如学
生实验中海绵的形变效果不明显可以选择质地松软的体积更大的海绵块并且在海绵的侧面画上一些黑
白相间小格通过格子形状变化的情况来显示出压力作用效果的不同。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