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写1篇《为什么要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改革》截止日期 : 2016-12-15

作业要求 :请所有培训老师写1篇关于《为什么要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改革》个人的观点。

发布者 :徐耀林

写1篇《为什么要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改革》

提交者:学员庞坤    所属单位:涟水县南集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3    浏览数( 0 )

 

为什么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改革

以教为主的教学又称为传统式教学,即我们由来已久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是目前我们最常用,也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绝大多数的学校,以教为主的教学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但是与此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高涨,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各种不同的教学讲座上,经常被提及,并逐渐广泛的出现在我们的中学课堂上。 

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也称为传统式教学,是出现在我们日常绝大多数课堂上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几十年各国教育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探索、研究、经验总结,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精密的理论体系,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知识的传授和习得为目标。 

但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里,我想我们更应该直视传统式教学的缺陷,尤其是在当前畸形的教育评价思维作用下,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说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我们看到在以教为主的课堂上,学生一直是受到老师的主导、监控乃至遥控的,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好比是一个受老师“把玩”的弹簧,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以课程标准为参考,以教材和教材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这样的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对教材、教师的迷信,对教材的结论深信不疑。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会逐渐丧失怀疑精神、批判精神、以及探究能力,无法为国家的建设培养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在改革开放、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即学习的过程是意义的同化、建构过程,而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首先强调了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并且创设环境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这样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即在同环境的交流过程中将“知识”同化。 

 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对有自主探究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就学习的过程来说,其理论基础决定了该模式还有利于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联系思维能力,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以学为主的教学所体现出的先进性和长远性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无法具备的。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