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小学语文(1)班研修作业截止日期 : 2016-12-15

作业要求 :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具体要求:

1.撰写内容要条理清晰、主题明确、叙述生动;

2.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研修作业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请在截止日期12月15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陈佩芹

小学语文(1)班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缪义胜    所属单位:涟水县南集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02    浏览数( 6 )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多媒体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手段之一,已深入教学课堂。多媒体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想象,提高了学习能力,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从而实现教学的优化。根据自己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提高识字效果

  小学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字词教学是重点。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手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思维活跃,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易于记忆模仿。例:教学象形字“鸟”字时,可以把图慢慢地演变成“鸟”字,并用鲜红的色彩突出鸟字的点,一边讲解;小鸟不能没有眼睛,没了眼睛可怎么生存呀!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也记得牢。

二、运用多媒体,巩固识字教学

   学生要牢记一个汉字,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记忆。为此,可运用多媒体来巩固识字教学。如出示“方”字,让学生以这个字为母体,生成另一个字。多媒体屏幕显示这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置动画,让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并给予鼓励:“太棒了,还有吗?”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方”可以生成“放、坊、访、纺、芳”等字,这样的巩固练习,既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进行习作教学,通过画面让学生参与其中,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如在“选择一处你喜欢的风景”作文教学中,我一开始运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如花似锦的公园;然后选择几处风景放大,让学生去找美在什么地方;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公园的一角进行仔细观察、描写。他们有的喜欢花坛,有的喜欢喷水池,还有的喜欢假山。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的学习不在是被动的,而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成为学习的主人,兴趣一下子来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将课堂教学引申到课后

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参与意识,更要将其在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的延续到课后,以促使其在课外积极地探索知识的奥秘,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处于积极主动、自学参与的氛围之中。例如,在教学《豌豆荚》一课的结尾时,我用课件展示豌豆荚生长这一动态过程,并通过豌豆荚的“口”,电脑配声:妈妈,我真的长大啦,我真的长大啦!事实证明,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课后,学生们积极查阅书报、媒体等,了解更多植物生长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习作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

  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效地把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是以单一的形式来传授知识的。如听力课训练听,阅读课训练读等,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今,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可结合有关情境、情节,以“立体”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配合课文适当地补充一些有关材料和时代背景的介绍,从而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例如,教《送元二使安西》时,可以综合应用录像、录音,播放当时有关的纪录片,从而强化了感受,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学生对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受深刻,这对学生体会课文的意境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多媒体在现在教学中的运用远远不止这些,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合理、确当用好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