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

请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提高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教学效率的。

1.撰写内容条理清晰,知识准确、设计严谨;

2.内容必须原创;

3.为方便批改,教学论文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颜春红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交者:学员刘萍    所属单位:涟水县安东学校小学部    提交时间: 2016-12-07    浏览数( 0 )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主体已由“教的主体”转变为“学的主体”,以求“教是为了达不教”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原来站在课堂边缘地带的学生要站到课堂的中心位置去主宰课堂,真正地让课堂“一切为了学生”,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应把主要功夫放在课外,要通过精心的备课让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去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而面对各种各样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方法,我认为其中有一共性:那就是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去接纳教师,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大家都知道数学相对于其它学科的逻辑思维较强且比较乏味,所以容易让大部分学生乏味甚至是厌学。我们的新课程标准就是根据这一特征大胆的改进教材,变传统式的教学为“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实际上还是通过动手、合作、交流等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发现的乐趣。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新的知识。让四十分钟不知不觉的悄然而去。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了,这就向我们的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认为提高课堂效率的第一个突破口是教师的素养。因此,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是单纯看这个教师她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主要看她有没有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我在课前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内容,理解编者意图,把握教材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教学要求,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数学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和谐情境”“乐学氛围”,用各种各样的幽默,类比等丰富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的态度去主动的探索。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根本上减轻学数学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负担,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应用、学会创造。真正地实现数学教学“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例如在讲授新知识时,我总是跟学生说这是在准备材料,讲解例题时,我跟学生说前面材料准备好了,你们现在能把“亭子”建好吗?例如在讲解《分数基本性质》时,我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唐僧分饼,大徒弟分得饼的二分之一,二徒弟分饼的四分之一,三徒弟分得饼的八分之一。八戒说师傅分得不公平。同学们,你们认为唐僧分得公平吗?”通过这些言语,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让他们更积极的去探求知识。


第二,我认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不能走入误区,多数人认为知识传授好了就是提高了教学效率,这实际上还是一种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模式。有些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根本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和思考问题,去动手证明问题,这样导致一堂课下来后,教师虽然讲得满头大汗,感觉很疲惫,但是学生却听得稀里糊涂的,甚至根本没有把老师讲的内容听进去。这就告诉我们“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体现教学任务。这一点也充分说明我们的教师并没有真正地领会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引导学生从多方位来思考问题,对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路和见解,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解多思、一题多变、举一返三的思维能力。


第三,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教师要充分设计教学程序,应该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要把课后留给自己。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是国外多年来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它是为行为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这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标准。要勇做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样才能真正地把课内给学生,把课外给自己,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真正目的。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