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结合“以学为主”课例,完成一篇《醉翁亭记》评课稿截止日期 : 2016-12-12

作业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字数不少于300字;2.具体从教师如何教(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方法手段);学生如何学(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评价。

发布者 :朱金峰

结合“以学为主”课例,完成一篇《醉翁亭记》评课稿

提交者:学员朱海波    所属单位:涟水县杨口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2    浏览数( 0 )

醉翁亭记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醉翁亭记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人历来有一种山水情怀。他们寄情山水,抒怀言志,走过的山山水水也因这个人因这篇文章而出名。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便是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活动2【活动】检查预习

二、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请四位同学展示。

2、检查字词

(1)解疑

(2)重点字词考查

重点词语:

醉翁亭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用课文当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PPT展示图片,从图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比喻真的是非常的生动形象,这醉翁亭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一样。

琅琊山的树是什么样子的?( 用课文当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蔚然:什么意思?(茂盛的样子)

太守宴席中食物的摆放是怎么样的?

(杂然:错杂的样子)

太守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可翻译为醉醺醺地。)

我们可以发现,这个……然字在这里可以翻译为……的样子,做一个归纳。然后我们再看后面

其他重点字词句见PPT


活动3【讲授】探讨醉翁

这样一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但是读罢却又让人觉得不仅仅是在记山记水,而是融入了作者许多的思想感情。没有醉翁这个人,这个亭子就没有了生命。读懂一篇文章要先读懂一个个。那么你觉得这篇文章融入了醉翁什么感情呢?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

1、教师泛读。

2、师提问:大家能不能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说一说写了醉翁什么感情?

明确:乐

3、师追问:那醉翁到底乐些什么呢?请在课文中划出含“乐”字或暗含乐的内容的句子。

明确:乐山水之乐,乐众人之乐

4、乐山水,是什么样的或什么时候的让山水景色他感到快乐呢?

明确: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周边环境

5、赏析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1)请两位同学描述早晚四季的景色

(2)去字对比朗读法

PPT展示 (1)日出林霏开,云归岩穴暝

(2)野芳发幽香,佳木秀繁阴。

(3)朝往,暮归。

PPT展示:(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朝而往,暮而归。

(3)请同学们两个两个自由地比较朗读。一个读有而字,一个读没有而字的。

无 “而”字,就显得很紧迫很短促。

加上这个而字把游山玩水的从容之态,闲情雅致都表现出来了。文字是既有诗的凝练工整,又有散文的韵味和婉转。起承转合之间,形成一种回环咏叹的意味。

(4)齐读

6、作为一个县的太守,他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呢?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PPT)

7、太守以众人的快乐为快乐, 你从哪些地方也能感受到众人的快乐呢?

教师备案:

(1)至于负者歌于途,(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边走边唱),前者乎后者应。

滁人都出来游玩说明什么?(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这跟谁有很大的关系的啊?)

(2)射者中,弈者胜,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太守宴说明了什么?(太守宴的东西都是怎么来的啊?就地取材,说明这里物产丰富。)

8、总结一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众人的快乐的:

明确: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这个几方面来阐述众人的快乐。

(同学们要找出每个方面也很简单,每个方面最后都有一个也。在这篇文章中可以说把也字用的是出神入化。作者连用21个也字煞尾,它有表示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让人感到不急不慢,自然合拍。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感觉来。)

9、总结:小小滁州,不仅山水秀丽让人心旷神怡;而且更重要的是这里物产丰富,百姓祥和,社会安定。看着百姓快乐了,太守我也就就快乐了。作者的文字里洋溢着快乐,通过这些文字的解读,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个快乐可爱、平易近人,能与民同乐的醉翁。

四:年轻的醉翁

1、如果有这样的机会穿越到宋朝和醉翁一道出游我们一定欣然前往。那你见到他的时候你会叫什么呢?

 “翁”是什么意思啊?年老的人。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根据说明他老了吗?

3、PPT: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看起来醉翁好像真的老了,一个人的年龄在一群人中间是最高能不能就说他是年老的人,那头发白的人能不能算呢?其实我们还是要看他的年龄的对不对?

那我们来看一下,那个时候醉翁几岁了?

5、PPT展示: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

六一居士,江西人。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

欧阳修(1007-1072),《醉翁亭记》作于1046)。算一下,醉翁才39岁,看来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醉翁呢?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年轻的醉翁。

那有些同学就有疑问了, 一个39岁的人,怎么就苍颜白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要自称为翁呢? 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社会的背景:

PPT:那些年,那些事儿

他4岁丧父,家境贫困,母郑氏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这就是著名的画荻教子。

10岁能作诗赋、

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因为同情范仲淹遭贬斥,写信切

责高若讷被贬夷陵(今湖北宜昌)令。后回朝任太子中允、龙图

阁直学士等职,以后又被贬知滁州、转知扬州等。回朝后官至枢

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这篇文章就是因为支持范仲淹革新

内政,范仲淹因得罪了守旧势力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

愤然上书又因外甥女张氏案件的牵连,,因此遭贬滁州。)

来解释这个问题的,真是一个好方法,这个方法叫做知人论世。作者从小家境贫困,多么不容易学有所成有机会一展抱负,然而作者的人生几经波折,所以已经未老先衰了。这个是大家的理解,我们来看看欧阳修自己是怎么说的?

PPT:(1)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尔来忧患十年间,鬓发未老嗟先白。

十年间经历了太多的忧患,所以未老先衰了。看来你是醉翁的知音。

欧阳修在另外一首诗中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是这么说的: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题滁州醉翁亭》

五、清醒的醉翁

1、 四十岁怎么能算老呢,我这个醉翁在这个亭子里留下了一篇文章,醉的时候把所有的东西都忘记了,又怎么记得住自己的年龄呢。可是当他醒来之后会是怎样呢?课文中是否提到了呢,我们回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PPT: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醒能述以文者”,是什么意思?

醒来之后能写文章记述这些乐事的。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就是山水之乐,众人之乐。诗里不是说醉中把所有的事情都忘记了,又怎么能记述这些事情呢?你觉得醉翁醉了吗?

教师备案:

(1)   没醉,醉了之后写不出这么好的文章的,也写不了这么详细。

(2)   是被这美景陶醉了。

(3)   是被众人的快乐陶醉了。

3、 就像同学们说的,这个醉是陶醉是沉醉。他不是真的喝醉了,醉了是不能把这些乐事记得那么清楚的,是不会和百姓“同其乐”,更不能把滁州城治理如此井井有条,让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这样的醉不是不省人事的醉,不是糊涂的醉,相反是一种清醒的醉。这样的醉翁是一个清醒的醉翁。(板书:清醒的醉翁)

4、大家也应该注意到,作者是在被贬之后,来到滁州城。所以作者何尝不是想通过众情山水,呼酒买醉,忘掉被贬的痛苦和抱负不能施展的郁闷呢?然而作者并没有将这种情绪明显的表露出来,而是很含蓄地隐藏在文字里面。你是否能够从作者的文字里读出来呢?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你觉得这是一种无忧无虑的醉吗?不是,如果是,那应该是童颜鹤发,越醉精神越高涨!其实从从不知,苍老的脸色,花白的头发,颓然而醉这样的醉态当中我们可以隐约的读到他的一丝丝不被理解地痛苦和不能施展抱负的郁闷在里头。 总结:正是因为如此,才更能看出欧阳修不是真醉,他的本质是清醒的。

全课总结:名翁还年轻,说醉实清醒。都云太守乐,谁解其中味。年轻的翁,清醒的醉,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守快乐的表面下复杂的内心世界。然而当他遇到痛苦的时候他可以在沉醉中暂时放松他的心灵,但是他的本质是清醒的,所以他在被贬之后依然能忘怀个人得失,与民同乐,心怀百姓,依然能积极地投入社会的洪流,继续他的革新运动,这样的醉翁我们的心目中不仅是可爱的,更是可敬的。读懂一篇文章应读懂一个人,你是否是那个懂他的人。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欧阳修的崇敬心情声情并茂地齐读课文。

活动4【作业】布置作业

六、作业:

课后请大家背诵全文,并建议大家去背几首欧阳修的词如《生查子》《蝶恋花》等。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