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结合本次学习和校本实践,完成一篇个人成果。截止日期 : 2016-12-12

作业要求 :

请各位老师结合本次学习和校本实践,于2016年12月12日前完成一篇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及提交方式和其他作业一致。 
       拒绝敷衍了事,更杜绝抄袭!各位辛苦啦! 

一、形式:提交一篇论文。 

二、论文要求: 

1.内容主要围绕关注音体美课堂中如何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撰写一篇论文。 

2.观点鲜明、立足实际、着力创新、原创性强。 

3.每篇论文字数原则上3000字左右,不超过5000字。 

4.论文采用附件形式提交。标题用二号黑体,标题下面的单位、姓名用四号楷体,摘要用小四号楷体,正文用四号宋体,1.5倍行距,参考文献和注释用五号楷体。
 
三、案例(见附件)

发布者 :宋大权

结合本次学习和校本实践,完成一篇个人成果。

提交者:学员魏生荣    所属单位:涟水县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6    浏览数( 0 )



线在绘画中的运用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 魏生荣

[内容摘要]   线在绘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果对线的认识不到位或用线不能表现作者的心声,则在作品中就无法形成作者性格的表现与作品意气风发的现象。对于用线,笔者浅谈如下:一、线与艺术的关系;二、线的品质与表现;三、作品中用线的辩证关系;从这几个方面详细地说明了如何理解线、用线与线在作品的好坏标准。

[关键词]     用线    用墨    调性    十八描    白描

    线   


线是画面构成的重要美术形式之一,作为一幅作品,一般都是由点、线、面三者构成,其中的线尤其地引人注意,这是从形式上讲的线;另外线还带有作者思想情感表现的特点,不同的作者,不同性格的作者所画的线也是不一样的,这些线在作品里都会散发出作者精神的升华和艺术的表现,给读者一种趣味性的感觉。一幅绘画作品无论怎样都必须用笔画好,而无论什么样的笔都会产生线,这种线只是表现为形态不同,但就其性质没有什么两样。所以研究线在绘画中的运用十分必要。下面就用线这个因素来谈谈个人的见讲。

一、线与艺术的关系

1、在作品中的线带来两种画面效应

人们对线的看法不尽相同,对线的感受也不一样。艺术作品中的线是一种构成画面的形式,其是相对于点、线、面而言的。这三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同时也表现个性的美的一面。如点,在作品中可以是大点、小点,而集点又叫线,所以在作品中的点与线是相对的,有时称之为点,有时也可称之为线,有点最好有线,这是一种对比关系,通过点线的对比产生美的感受,这就成为作品美的构成元素了。同样的道理,点与面也是一样,所以作品中的点、线、面是三个相对出现的因素,这三者是比较而言的,单独分开来,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人们对线的认识不是停留在点、线、面的画而构成上,而是上升到用线表现的问题,即在用线的过程中,表现作者的喜好,使线带有作者个人气息,从而打动读者。这种线就叫表现性线了,如中国的十八描、速写作品中的线,西方大师作品中的用线。这些线的运用,伴随着作者的风格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通过对这种线的再认识,就能体味出大师的心理与作品品质的高低。

2、线的表现不同与反映作者情感的不同,从而出现作品风格的不同。

中国书法特讲究线的表现,可以说中国书法史就是用线的历史,米芾的粗犷豪放,王羲之的委婉如溪,赵孟的娟秀沉稳,颜正聊的雄厚肥正,从历史大家来看用线的不同就反映着作者的内在气息,性格的不同之美。线的品质的运用与人的品质的吻合,就出现了新的面貌,就达到见字如人的效果。

在绘画作品里作者对线的认识的不同,情感表现上的差异,作品风采也会有显著差异。

不同的线的表现,使作品的趣味性产生不同,所以不同用线所表现出来的作品给读者不同的感受,从而出现读者与作者对话一般的奇思妙境。

二、线的品质与表现

谈到线的品质就要谈到中国画的“十八描”了。中国白描中的十八描是古代人对用线的总结,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也有其局限性。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中国白描以十八种用笔的规律予以确定,便于后来者欣赏与学习,但由于是规范,所以使很多学者不能灵活地理解用线的规律。

十八描是用线的总结,从十八描去分析,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行笔较慢以中锋出之,压力均匀,线形粗细变化小或无。在线条勾描时,注重握笔上的提劲。勾画的细线给人感觉有秀劲古意之气,精细而富有弹性;粗细给人沉稳厚重之感。如高古游丝描、铁线描、琴弦描等。第二类,行笔有快慢的变化,也是中锋用笔,压力不一致,多用在线的中段。第三类,行笔快,多用偏锋,压力常常集中在线的一侧,线向面扩展,线形较多,粗细变化明显而且多样,节奏分明。

在学习中如果我们能将十八描变而为一,则就会一招精而千招会,达无招胜有招之效果,但如果将其硬生分开,则就会出现教条般地将用线与作者的情感表现割离开来,使用线趋向于程式化,失去了生命,说穿了是个死东西。之所以说它是个死东西,原因就是它在学习过程中脱离了作者作画环境和艺术创作从实践中去,到实践中来的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则,如果用线的规律不能很好地认识,那么怎么可能将十八描用线的精妙表现到位呢?马克思在关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中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以及发展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所谓的真理是否真确的唯一标准”。而十八描,那是关起门来搞临摹,这怎么可能从实践中总结出用线的基本规则呢?

1、十八描是用线的教条,初学者不宜选用它作为教本

笔者认为初学者不宜从十八描开始,而是要避开它,才能真正地学到用线的规律,才能真正理解用线与作者情感的表现。

首先,十八描将用线规定为十八种,而且都是名家作品,其功力,与用线的特点要求很高,初学者,根本不可能达到,如果学者采用大量的练习方式进行,势必又掉入另一个用线的陷阱,即对用线表现物体认识不到位,体现不出线对表现情感的作用,而偏面地为仿而仿,从而失去了学习用线的真正意义。作为学习者,应该尽量从认识事物的规律入手,而不是教条地临仿其无比的相似性,从艺术的角度看,模仿得再高,如是没有作者的心声,则也是下品,所以单纯地临摹十八描,欲速则不达。

对线的理解首先要从实践中去体会,也就是到生活中去画,这样就会体会到线是怎样表现物体的,它的粗细、深浅变化在画面中出现将是什么样的效果,不同的线的形态对作者的心情表现是什么样子,这些只有到写生中才能真正体会到用线的作用,而这点中国画的室内摹仿与与西画户外写生有着很大的区别。

2、西方大师对线的理解运用

对于用线,不单中国人有深刻的体会,而且外国人也有同样的情思,那么西方大师是怎样看待这问题的呢?

首先,西方大师注重实践,从不写什么,规范什么,而是在实践中,要求你去理解,这就符合认识事物的基本原则——从实践中去,到实践中来。作品是表现生活的,是社会属性的反映,只有到实践中,绘画中的每个因素才能被实践高度的检验着。西方大师通过实践,其用线是多么的真实,精到。

其次,西方大师用线注重情感表现。美国杰出画家尼左拉·费欣作品《一位老人头像》,画面中的线灵活多变,粗细有别,阴阳有至,一方面高度描绘了物体的形象,另 一方面强烈地表现作者潇洒有余的自信,使画面清新,主题鲜明。这样的线没有什么规定,也不如春蚕游丝描那么精到,但其自由组合在一个画面上,就形成了千变万化,虚实丰富,威力强大的线了。




 
 
 
 
 
 
 
 
 
 
 
 出生于柏林,后来移居英国的弗洛伊德的肖像画(图右),用线别具一格,在用面中寻找线,在用线中表现面,使线既能表现头像的造型,又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同时作品的趣味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这样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形成的线条在白描十八描里是很难看到的。

法国印象派大师毕沙罗的作品,作者用线自由活泼,情趣相生,虚实相应,形体概括准确,表现了作者不具一格的作画风貌。

综上所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用线的规律,变化与虚实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创造出一幅幅好的作品来。

3.线的“调性”与线的好坏

那么,什么样的线在作品中是最好的呢?回答是:在一幅画里用线符合“调性”的,且反映作者用笔时心情的线是最好的。

一幅作品的线是有“调性”的。什么叫“调性”?就是一幅作品里用线的风格、形式整体一致,从而形成表情达意的作品,这样的线叫有“调性”。

关于“调子”,大家并不陌生,音乐上的一首歌首先要强调是什么样的“调子”,是F调,还是G调。那么在美术作品中也讲究“调子”。色彩中的黄色调、红色调、深灰调等等。所以用线也是有“调子”的。这就规范了一幅画里线的变化程度,如果这种线的类型不入调子,却和大多数线不相统一,那么这样的线就是孤立的线,是差线。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国画家用线,也能将不同各类的线运用到一起,但作者会对另类型的线变化一些,使其与作品中的线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从而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这样也行,但这两种线毕竟并不是完全统一的,会削弱线的表现力。十八描之所以要分开讲,每种画上一幅,从没有在一幅画里出现其它的描法,这也是说明“调性”的作用。但十八描更多的是教,用一幅图说明这种描法是怎么回事,并没有说明不能在一幅作品中用第二种。也就是对线的“调性”没有作出说明。只要能在“调性”的基础上,表现物体并反映作者心声的线条,都叫最好的线。

综上所述,好的线条的标准是要到作品中去体会的,不是剥离开来看。



三、作品与用线的辩证关系



作者情感的表达,对用线的要求很高。但用线的标准很高,不代表线的质在某个方面强化。在书法中,有人总是强调中锋用笔,固然中锋有入木三分的效果,但一幅作品不一定笔笔要求中锋,相反大量的偏锋存在,作品可能更好看。如国画中的斧劈皴,全用偏峰,不也是同样的好看么。这就是上面提到的“调性”问题。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线条品质都是好线,只是这样的线一要符合作者的用笔习惯,另一方面要有统一的“调性”,这就叫高,不是将一根长线拉得笔直,如钢条一般纯正,然后说作者的功力很厚实,用线水平就高。



线的表情达意也是相对的。作品表情达意的因素很多,线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将线与其它因素割离开看。如线的组合可以形成“面”,而面的状态、变化同样可以起到表情达意的效果。线的变化是复杂的,有时是线,有时又是面,这端是线,另一端就可能是面,所以作品中的线的认识不能太教条,要灵活地去体会,才能真正地理解线在作品中的运用。



综上所述,线在绘画作品中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只有充分地认识线的规律,走向实践,从实践中体会,那么线的表情达意会显得非常有力有余,最好的线也会出现在你的笔端。



老师评语

附件

  • 线在绘画中的运用.doc下载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