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高中化学研修成果 —副标题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 

结合高中化学班的实际情况,请大家提交一份个人校本研修成果。

个人校本研修成果要求:

1.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份人校本研修成果(可参考附件:优秀研修成果案例一、二);

2.       题目自拟,撰写内容条理清晰,知识准确、设计严谨;

3. 字数不得少于350字;

4.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5.为方便批改,个人校本研修成果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否则成绩为“0”分(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6.如果有与个人校本研修成果对应的课件、视频、微课等,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本项为选择性提交项)

7.如您有个人校本研修成果相关的照片,可直接粘贴在文档里,一并提交;

8.请在截止日期1214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张彦卫

高中化学研修成果 —副标题

提交者:学员顾云涛    所属单位:涟水县教学研究室    提交时间: 2016-12-09    浏览数( 0 ) 【推荐】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来分析一下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   问题   策略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师要充分认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的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师的观念问题。教师总是不相信自己学生的创造力,总是喜欢越俎代庖,把本该学生思考的东西和盘托出,大包大揽,从而忘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形成了不良的教学风气。

二、课时设置较少与探究实验耗时较多之间的矛盾。实验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前准备时间,在加上实验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不可测的因素导致实验的失败,教师怕耽误时间和影响教学进度,往往存在教师讲实验代替演示实验,学生做实验题目代替进实验室的现象。

三、实验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都是教师给学生演示实验,学生在一旁观看实验。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学习容易产生惰性,没有了质疑精神,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性。

四、实验教学考核的形式化,考核内容没有实质性。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错误地认为实验做与不做一个样,实验课成了娱乐课、休闲课。这就使得实验教学得不到落实,科学探究流于形式。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探究教学是新课改下化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揭示化学科学的奥秘。具体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演示实验要做好。演示实验是为了让学生获取新知识而做的,通常是边讲边演示。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每一步,对学生都是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的实验操作必须要规范,才能达到演示实验应有的效果。同时演示实验必须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尽量使每个学生都看清实验现象。例如Fe3+的检验,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学生有非常明显的直观感受。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做出结论,应该启发学生自己去分析去得出结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例如教师刚刚做了Fe3+的检验实验,就可以启发Fe2+Fe3+的区别联系以及如何检验Fe2+存在。学生会进行热烈的讨论而得出结论,教师再加以实验验证,这样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学的新知识。                             

    二、探究实验要放手。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探究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如果探究实验根据老师的意图、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出老师想要的结论,这样的探究实验是徒有虚名的。所以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老师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问题,收集、分析和处理相关材料和信息,大胆提出猜想和假设,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应做到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意见,必要时介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最后还要进行点评。例如甲乙两组学生对淀粉的水解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1)提出假设: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2)实验过程:甲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加热10 min后,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无银镜出现,另一份溶液加入碘水,结果无蓝色出现;乙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少许,加热45 min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有银镜产生,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少量碘水,未出现蓝色。(3)分析现象,学生提出质疑。(4)讨论硫酸和氢氧化钠的作用(5)教师总结:淀粉的水解条件及水解程度的判断。整个探究实验的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比实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加以总结和点评,教与学的过程轻松而愉快。

三、绿色实验要记牢。所谓“绿色”是一种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是以绿色意识为指导,在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终端实现零排放和零污染。实现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1)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提高全民的环保素养。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大气和周边河流的污染情况,让学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教师要注意收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污染问题,以及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信息,并应用于课堂,使学生自觉的关心,爱护和尊重环境。(2)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实验教学中要严格使用操作,尽可能减少污染,积极改进污染实验,做好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尾气吸收,以及废液废渣的回收再利用。教师可以通过减少实验药品的用量和降低试剂的浓度等方法来完成实验,既节约了化学药品,又保证了实验效果,降低了环境污染。

四、家庭实验莫小看。开展家庭小实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兴趣、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又可弥补传统的实验教学的不足,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例如铁生锈的条件、白纸显字实验、水垢的清除、家庭自制酒酿等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以及查资料等,利用家庭的简易装置和厨房用品就可以轻松完成,学以致用,同时还体会了实验的乐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了探索的欲望。

五、多媒体技术不可少。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开发和利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计算机的模拟功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或不易清楚观察、危险性较大、难于操作的实验内容,通过二维或三维的动画模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使学生获取动态图像信息,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计算机模拟教学主要适用于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内容:例如原子核组成、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原电池和电解池、离子反应等。另一方面适用于实验难以操作、危险性大而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内容,例如,氨的催化氧化、乙酸乙酯的水解、溴苯的制备等。此外工业生产的相关内容,例如工业合成氨、工业炼铁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视野。多媒体实验教学可以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轻松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相比较传统的挂图、模型或录像都更真实地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更好地发挥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学生认识的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家戴安邦曾反复强调:“加强实验,无论如何都不过分。”化学实验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实验才可以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轻松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教会他们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传统的实验教学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化学教师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开动脑筋,做好领路人,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走进化学的实验之美。

参考文献

1:刘立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屹  韦海伟  黄敬东《教育信息资源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12合期

3:陈莹《基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与适时》科技新导报2014.5

4:李巧红《浅议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

老师评语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值得我们大家一起学习。

附件

  • 浅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doc下载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