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简笔与繁笔截止日期 : 2016-12-10

作业要求 :简笔与繁笔

发布者 :薛和平

简笔与繁笔

提交者:学员荀金龙    所属单位: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9    浏览数( 0 )

《简笔与繁笔》的辩证性

    《简笔与繁笔》是一篇写作随笔,对文艺创作两个问题进行了辩证论述,文章充满了辩证思想,体现了两点论的原则,因而对繁简问题的认识全面、清楚、准确。这种辩证思考的表现形式可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观点辩证。首先文章对繁简问题的分析透过表面看本质。文中的中心论点为:“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这是表象问题,因文章的繁简和文字的多少相一致,那么,通常情况下,就容易被人们产生一种误会:只要文字多就是“繁”;文字少就是“简”。作者在不否定“繁简”与文字多少一致的情况下,用了一个“单”字去揭示事物的另一方面,而且是本质的方面。如果把上句中心的言外之意补足的话。那就是“文章的繁简除了文字的多少以外,还应该是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固其任何表述都是求其效果,“得宜尽妙”才是表述的真正价值所在,那么也是评述简繁的主要标准,这就抓住了主导方面,抓住了问题的核心,阐明了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二、举例辩证。文章举例看似信手拈来,如仔细思考却十分典型,精心细致。文中举了两“繁”两“简”的例子,其中《水浒传》中举了三例,如按通常举例的出处应更广泛些,才能体现“面”,也就是说作者为什么不举诸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一些例证,而且这些例证同样是很多的,同样是古典优秀长篇。如果我们稍加注意就会了解到:《水浒传》两“简”一“繁”,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是一部著作,同是一个作家,举例形式对照后却说明了繁简的两个问题。这决不是偶然的,是其创作的宜处妙处决定的。这种例证本身就可以辩证地说明中心论点,因而就更有说服力。关于《社戏》的例子,是举其擅长“精炼”的作家鲁迅的“繁”笔的“啰嗦”。这里也给人以辩证的启示:往往是越“精炼”的作家越擅长用“繁笔”,这套用文中的话说就是“以繁胜简”,如《纪念刘和珍君》提到的“和蔼而微笑”的刘和珍君一共五次;《祝福》中的祥林嫂三次诉说阿毛的故事;特别是连散文诗《野草》也用其繁:“我家后园有两颗树,其中一颗是栆树,另一颗还是栆树”,真是“繁”的幽默至极!

    三、语言辩证。作者因其表达辩证的观点,就找到了恰当的语言表述形式:大量的同义词,反义词对举。因其同义反义本身就存在相互依托,互为前提的辩证对应关系;这用来就十分鲜明,特别是本文第一段:大体可查到:简练,繁冗;赅,少;厚重,单薄;平淡,凝练;用墨如泼,惜墨如金;等一系列反义同义关系的词语,表述概念清楚。同时大量使用“对举”表述更增加鲜明性,使语言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做到了文质兼美。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