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学习心得截止日期 : 2016-12-13

作业要求 :根据自己此次学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500字心得体会。

发布者 :禹蕾

学习心得

提交者:学员谷通顺    所属单位:涟水县红窑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09    浏览数( 2 )

树立孩子的学习信心

近日,我参加学习了网络课程培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在学习中受益良多。最直接的莫过于在教育信心方面。网络学习大大鼓舞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内心,让我们更有动力投身于涟水的教育事业。

爱默生有一句名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质疑的。教师树立教育的信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更为重要。结合开学工作会议,我总结了如何培养学生信心的一些举措,具体如下:

一、保护自尊心,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

每个小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都有成功的愿望,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可。这种自尊心、上进心是很宝贵的特质,教师要注意保护。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向前努力。而教师的否定和批评,会使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比别人笨,再努力也没用,从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因此,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要抓住契机、加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期望和信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其潜在的争强好胜的欲望,增强其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对策,要有意识地向他们讲:你有能力,相信你能取得成功。批评学生时也要用相信你能改变。切忌口不择言,说些否定、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给学生的心灵蒙上阴影。自尊的学生才会有自信。

二、创造成功机会,是树立自信心的关键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很有哲理的。但对低年级的学生并不适用。儿童并不具备用未来规划现在的能力,在他们看来,任何失败都是永久性的、灾难性的,因此,要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一般而言,儿童的自信心总是在具体的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组织学生参加喜闻乐见的活动,扩大学生的交际范围,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超越自我。在组织开展集体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启发和调动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十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价值,使每个人都成为集体的主人。

三、提高能力,是树立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自信源于对自我能力的确定。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全面入手,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好的事,就要相信他能做好。当然,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往往会把事情办糟,甚至惹来麻烦。

四、赏识赞美,是树立自信心最有效的方法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教师就不能生活。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会使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著名的罗森培尔效应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教师只有表现自己对学生的赏识才能使学生信心倍增。

五、激发潜能,是树立自信心的需要

如果学生仅仅是依靠家长、教师的赏识和鼓励而形成的自信,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住考验。只有真正挖掘出学生的优势和潜力,让他们真正看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才能巩固他们的自信。所以,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优势,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牢固的自信心。

六、展示自我,是树立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勇于展现自我,是人生的价值所在,是每一个自信的现代人所应有的品质。学生年幼,通过展现自己获得成就感,对于他们树立自信显得尤为重要。但现在的学生,大多由于胆小、害羞和缺乏自信不敢表现自己。而能力较强,有特长的好学生往往占据了舞台,而那些所谓差学生似乎只有当观众的份。这样一来,能力强的学生机会也就多,能力也就越强;能力弱的学生机会似乎没有,因此他们对各种活动往往报以冷眼旁观,更缺乏自信。

为改变现状,使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班主任就要扮演推进器的角色,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给每一个学生创设极具挑战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证明自己能行的大舞台。在公开场合亮相,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骄傲,反省自己的不足。当他们取得成功时,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七、持之以恒,是树立自信心的保证

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稳定性差,特别是有些后进生,成功的机会不多,一旦得到教师的表扬,就热情高涨,当堂课听得很认真,可这热情维持不了多久就会消退,他们很快就会在困难面前退却。因此,教师要把握任何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渗透,对学生的微小进步都予以反复激励,最终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同时,自信心教育应及时反馈,进行跟踪,这样,施教者才能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在新的变化中对症下药,否则,病变而药不变,自信心教育的持久性将是一纸空文。

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良好的精神风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的神圣事业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我们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涟水教育发展必将揭开崭新的一页。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