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如何构建“以学为主的”有效课堂?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

如何构建以学为主的语文有效课堂

从教二十几年以来,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构建有效的,和谐的语文课堂,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里体现教育的艺术性,让学生能够乐学,爱学,有所学。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薄的想法:

一 ﹑我看有效课堂

什么是有效课堂呢?一方面,教师能够运用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另一方面,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能够领悟﹑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最重要的,师生之间还要有一种默契和和谐。使课堂在一种寓教于乐中度过。

二 ﹑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一)精心备课,透析教材

如果把学生比作一张白纸,那么老师教什么,白纸上就呈现什么。而有效的课堂上应该是每个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和老师、同学共同分享,所以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在灌输,而是在开发。备课时,教师要想学生已经有了哪些生活经验,可以做这节课知识的辅垫,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去设计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孩子能够根据已有经验去善思,善问。而教师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还要对教材有深入的探究和把握,掌握课文内容的重难点,对一些知识点的讲解也要渗透。

(二)认识自我,博学广义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名教师,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可亲的笑容,自然会博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往往是因为喜欢一位老师才喜欢她上的课。这是构建有效课堂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三)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

有效课堂从根本意义上讲,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是一定不会有效的。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那么对于课堂上生成的一些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恰当的去处理,采取一种机智的方法,生成的问题也是徒劳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种机智的应变能力。

(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发布者 :徐慧婕

如何构建“以学为主的”有效课堂?

提交者:学员唐伯凤    所属单位:涟水县实验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5    浏览数( 2 )

教师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主体,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 如果没有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任何教育都无法落实。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发扬民主师生关系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工作水平不仅取决于教师完成工作角色的任务水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热爱,取决了师生关系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热爱,学生对教师尊重敬佩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从心底发出的对教师的这种神圣感和信任感。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赢得学生的热爱与信任,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保证。为此,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要拥有一颗爱心。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个性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必须把权威建立在长期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主动关心学生,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任的知心人,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工作中,要营造一个民主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向他们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某些方面,学生也会比老师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在学习中好的见解,新的方法,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要耐心听取学生的积极发言,对正确的回答给以肯定,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满足其好胜心,点燃智慧的火花。对不正确或者“文不对题”的回答也要面带微笑地听取,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正确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找准问题的关键和实质,激发学习积极性。千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大声指责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尽其所能关心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设身处地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索,使学生品尝学习乐趣,乐意学习,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发展个性,不压抑个性发展。

  二、在课堂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往,我们的教育大多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正襟危坐,接受、同化、记忆和再现传授的知识,即使理解和消化,也不过是为了牢固地记忆知识,若变换角度或换个场合,则不知所措。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面面俱到,注重答题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忽视了答题的特性和多样性,这样,导致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使课业变成一堆“死物”,这样就谈不上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比如,我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时,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课题上,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想知道圆明园是什么样的?”“我想知道圆明园是谁建造的?”“我想知道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是怎样毁灭的?”等等。就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我一一引导他们去认真学习课文;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知欲。在课堂上,教师要为有把自己问倒的学生而自豪,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提问,如果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令自己无法回答,那就意味着自身的教学方法高妙,就证明自己的教学方法成功,就能更好地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三、开展各种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能陶冶学生的情趣,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个性的发展。在活动之前,让学生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为每次的活动设计活动内容、活动方案、总结活动情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大展才华。在绘画上有才能的,多让他们为黑板报、班报等设计刊头,并鼓励他们勇于创作,争取画出高水平的图画。在组织上有才能的,多让他们组织活动,并引导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给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以展示自己个性特长的机会。在活动中不要限制学生的个性和自由性,要启迪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独特能力的时空,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又是对未来活泼、多样、亮丽的世界的创造。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随时随地我们都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为祖国培养出高质量的有用之才。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