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通过支架1——通过发现儿童,认识儿童,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自己用随笔(最好是白描)方式记录,要求: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和能力,而不是去发现问题,也不需要提供帮助,学习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和积极的赞美 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自己用随笔(最好是白描)方式记录,要求: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和能力,而不是去发现问题,也不需要提供帮助,学习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和积极的赞美者。 案例: 社会适应 目标 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葛家铭 王梓晨 年龄:4周岁 观察地点:活动室,操场 观察老师:王晗 片段一 (8:05~8:10) 晨间活动时间,小朋友们该收玩具啦。只见有一些玩具被不小心丢在了地上,我说了一句“把地上的玩具也要收起来哦”。刚说完,就发现坐在前排的葛家铭和王梓晨小朋友朝地上左右看了看,发现他们旁边都没有玩具掉在地上。我对他们说:你们也可以帮其他的小朋友收一下哦。“好呀”说完立马就跑去帮别人收拾玩具,我表扬了他们。帮助了其他小朋友他们自己也特别开心。 片段二(2:40~2:45)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高老师和我领着班级小朋友去操场做游戏。我们问小朋友“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呢”?小朋友们都说“玩泡泡的游戏”。于是我和高老师一人领一队围成了两个大圆圈。只见葛家铭小朋友满脸笑容充满着期待对我说“玩游戏喽玩游戏喽”.随着我喊口令“泡泡变大了,泡泡变小了” ,班级小朋友都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在“泡泡变小”时我发现王梓晨小朋友还故意的和其他小朋友挤在一起抱一抱。他们都玩的非常开心! 片段三:(4:30~4:35) 下午在小朋友们玩玩具的时候我问他们“你们家里都有几口人呀”?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玩具开始掰着手指数“1 ,2,3,4,”有说四个的也有说五个的。然后我接着又问“那家里都有谁呢?”就听到王梓晨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葛家铭又加了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我”。“你们喜不喜欢爸爸妈妈呀”“喜欢”班级小朋友都笑着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分析评价: 通过以上几个片段可以看出,我们班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能够在游戏活动时遵守游戏规则,并喜欢和乐于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特别是王梓晨和葛家铭两位小朋友对游戏非常的感兴趣,并能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小班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并渐渐喜欢上了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孩子最开心的就是户外活动时间,所以经常和幼儿一起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让幼儿更多的体会到群体活动的乐趣。也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我们老师要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遵守基本的行为规则,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予纠正。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鼓励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亲切的对待幼儿,关心幼儿,让他感到长辈是可亲可近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可以多和孩子做游戏,在班级中营造温馨的氛围。让每一位小孩子爱上幼儿园!

发布者 :郑伶伶

通过支架1——通过发现儿童,认识儿童,形成正确的儿童观

提交者:学员严丽丽    所属单位:涟水县郑梁梅小学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6-12-10    浏览数( 0 )

  

观察记录对象:郑浩然

年龄:4周岁

观察地点:活动室、操场

观察教师:严丽丽

目标:

1.发现颜色排列的规则,能较独立地完成指定任务。

2.发展幼儿的攀爬、平衡、身体协调等能力,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活泼开朗的性格;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过程:

片段一:(7:537:56)郑浩然用左手拍起球来,可是还没拍起来球就滚旁边去了,他又试了两边还是一下都没拍到,于是他开始换右手拍球,边拍边数道:123,刚数到3时,球又滚到一边去了,他连忙又跟着追,抓住球后他带着球回到了原地后又开始边拍边数了起来,球忽高忽矮,数到5后,又滚跑了,他跟后追,正好滚到了王梓印的脚边,王梓印说:“我们来滚球啊!看谁的球滚的远。”郑浩然一听连忙抬起头应声到:“好啊!好啊!”两个好朋友开始玩了起来。

片段二(10:1010:13)郑浩然来到数学区后找了个位置做了下来,接着他在桌子中间的筐子里开始挑选自己要做的操作材料,开始做了起来,他边指卡片边自言自语的说:“红、黄、蓝,红、黄、蓝,红......”接着又从桌子上拿起了一盒彩笔打开寻找需要的颜色,做好后他又检查了一遍说:“应该不会错的。”然后开心的笑了一下又接着往后面做了起来......

片段三(14:2514:28)郑浩然小朋友站在攀岩墙旁,抬头看着同伴往上攀爬,站了一会儿后他开始情不自禁的搓了搓双手,跃跃欲试,然后沿攀岩墙绕了一圈后,停在了最矮的攀爬石旁迈开左脚搭了上去,左右手分别抓住两侧比自己略高些的攀爬石,身子一弓弯腰爬了上去。爬的稍高了些后,他又一鼓作气双手交替接着往上爬了几个台阶,很快爬到了顶部,他的骑在墙顶上嘴角上扬,望着下面说道:“我终于爬上来了,哈哈!”

分析评价:从以上几个片段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游戏活动很是感兴趣,在晨间活动中郑浩然小朋友先是自己一个人玩拍球游戏,他选用左手拍几次后没有成功,又换成了右手拍球,拍了一会儿后,因为球滚到了王梓印身边,王梓印的提议正符合他的口味,于是两个好朋友玩了起来。可见,孩子们在游戏时具有多变性,能随着兴趣及时自我调整。在区域游戏活动中郑浩然小朋友能有目的的挑选自己喜欢的操作材料,在操作时表现投入、主动,且又自我检查了一遍,这点很好!在攀岩墙旁,他没有很着急往上爬,而是先观察其他小朋友后,又根据自己的能力挑了个位置较矮的地方开始慢慢往上爬,可见他是一个爱动脑、有耐心、敢于尝试挑战自己喜爱的游戏的孩子。活动时孩子们都能有秩序的玩耍,能较好的遵守规则。对孩子们表现好的、积极的一面教师要及时口头表扬或是游戏后及时点评表扬,鼓励孩子们大胆操作、主动与他人合作,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体验集体游戏带来的愉悦之情。

老师评语

附件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