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

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新课程标准,拿自己做过的一篇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与改进,认真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并最终提交一篇教学设计改进案例,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等。教学过程设计要求教学版块清晰,内容具有递进性、层次性,教学方法科学合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教学反思真实深刻,有针对性。

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王玉琳

校本研修成果要求

提交者:学员王金顺    所属单位:涟水县北集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13    浏览数( 0 )

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

  16.草原 (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材简解:

  本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第二部分(第二至五自然段),写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受到蒙古族主人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3、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三、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一句的体会和理解。

四、设计思路:

  本课在精读指导中的重点难点都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情境中展开想象,产生意境,从而获得和作者一样的感受。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读书,不能用分析讲解代替学生自己的感受。

五、设计理念:

  本课语言通畅易懂,对场面的描写富有激情,细腻贴切,把民族互助的真情融入其中,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可以围绕课后练习4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立足全篇课文,加深对这句诗的理解。

 六、教学具准备:

  课文朗读带 小黑板

 七、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启发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老舍爷爷访问了内蒙古大草原,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风光是那样的令人神往。是呀,天涯碧草,美如画卷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上一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生:甲 我学会了本课的9个生字,并且会写了。

  乙 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丙 我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理解了“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的意思。

  丁 老师 我按照您的要求已经给课文分好了段落,并且能背诵第一段了

  ......

  师:同学们学的都不错,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将围绕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去着重体会课文中的动态描写,感受蒙汉情深。

  2、揭示新课:

  (1)、出示学习目标。 (小黑板出示,学生默读课标)

  (2)、师:同学们,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实在是太美了,那么,我们从那些内容中体会到草原的美的呢?

  生:甲 老师我从课文的第一段中体会到草原的景色之美,作者把草原的天空、空气、小丘、羊群、骏马这些动静态事物描写得太美了。

  乙 老师我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可以感受到草原的洒脱之美。我是从以下词句中感受到的:三个一百五十里、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一点儿声音都没有这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3)、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十分洒脱,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的美景,还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呀。就让我们随老舍爷爷的笔触,到内蒙古大草原去看看蒙古族人民迎接远客的热烈场面。(小黑板出示重点句子)“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同学们读完这一节话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甲 老师您在这一句话中的“疾驰,襟飘带舞,飞”这三个词语下面加上了红点。我从这些加点的词语中仿佛看到了有许多牧民们骑着马飞快地向我们迎来,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搜手法突出一个“飞”字来表达牧民们想见到客人的迫切心情。

  师:你回答得非常好,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生:乙 老师我从“各式各样、一条彩虹”这两个加绿点的词语中体会到蒙古人民的热情奔放的特点。

  师:你的回答真不错,你是很棒的。同学们,我们从这一段话中通过对重点词语理解,反复的品读,修辞手法的运用,合理的想象更能感受到内蒙古草原景美、人美、情更美。我们刚才学习这一段内容时运用了那些学习方法呢?请大家归纳一下,然后用这种方法学习3、4、5自然段。分组学习,讨论交流。

  友情提示(小黑板出示)自学方法

 A、自读句子 B、找出动态描写词语加点C、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D、 感情朗读。

  (4)、学习成果汇报展示。同学们你们通过自学学懂了什么,向大家汇报一下。

  生:我们从第三自然段中学懂了蒙古人民热情好客,从第四自然段中我们学懂了蒙古同胞的能歌善舞,从第五自然段中感受到了蒙汉情深难舍难分。

  师:是呀,蒙古人民的确能歌善舞,有许多著名歌手来自内蒙古大草原,如杨魏玲花、腾格尔、才但卓玛等。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首腾格尔演唱的《天堂》,大家一起跟着学唱。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人间天堂的大草原,感受马背民族的威武雄壮。

  (5)、大家一起朗读课文3、4、5自然段,要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师:愉快的相见、盛情地款待、尽情地联欢让主客忘记时间,忘记了太阳已经偏西了。他们谁也不肯走,谁也不愿走,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生大声回答)读到这儿,在你们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老师,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夕阳西下,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蒙古同胞与汉族兄弟在依依惜别。

  师:好下面老师想请8位同学分别代表蒙古同胞和汉族兄弟上来表演一下,感受一下当时的深情厚谊。(独白)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的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呀!(启发学生用表示离别的成语回答)

  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做什么?

  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又想说什么,做什么?拿起你手中的笔,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它写下来。(写好后,同桌交流,抽阅展示)

  (6)、拓展延伸: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通过一系列的场面描写来升化主题,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7)、课堂小结:

  “热情的接待、激情的相见、盛情的款待、尽情的联欢、深情的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的美好,是那样的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将永远定格,永远珍藏。假如你是一位随行记者,你最希望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把你最喜欢的一段背下来)

  (8)、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2、继续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完成课后小练笔。

  (9)、板书设计:

  16.草 原

  景色美

  洒脱美

  情美人更美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