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整体构建截止日期 : 2016-12-15

作业要求 :

各位老师好!请大家学习“课程学习”中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施——以高三复习课的构建为例》内容,结合具体课例,谈谈怎样构建单元复习课,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课后反思。

提交要求 :

1.撰写的内容条理清晰,有自己的见解。 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

   3.请在12月14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刘云霞

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整体构建

提交者:学员孙丽梅    所属单位:涟水县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6    浏览数( 0 )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三生物复习课模式的构建

一、传统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我们很多教师认为复习课不需要设置情景,也无须提出问题来让学生回答,只是需要教  师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归纳、总结,然后讲给学生听,学生做好笔记,再将资料的练习    题从头到尾做过,

这样就达到了复习的目的了,然而根据新课改理念,这样的传统复习课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上演“独角戏”,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复习中,由于时间紧、内容多,经常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准备了不需学生咀嚼消化、只需学生张嘴吞咽的详细资料,包办代替了学生的学习、思考、总结、归纳、整理 的过 程,使 学生 丧失了能力提过程    的历练,使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困”。

 2.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呆板。

    谈到复习课,学生都能说出大致程序,无非就是:从目标确立到知识梳理,从重点难点解析到典型例题剖析。课堂无非就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置身于这种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呆板的课堂中,只是被动接受,自然而然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就会大大削弱,学习激情就会匮乏、思维呆滞,

谈何复习效率?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3. 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总想尽量讲得细点、挖得深点、拓得广点、练得多点,希望对知识的讲    解能够面面俱到。教师未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的 习 惯未能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命科学的兴趣以及良好思维能力的习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导致学生缺乏科学创新的能力,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更没有激发学生对生命深层次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忽视了学生的全面而个性发展。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要在高三生物复习课中体现、落实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能力上有所突破,最大程度地提高复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满堂    灌,把《 课程标准》倡 导的 究性 学习方式引入高三 复 习课 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  互动为方式,由教师包办代替的旧模式,转变为建立以启动学生内部活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新型复习模式。

 

 二、新课程理念的分析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简单说就是我们在备课时,每节课学生达到的教 学目 标,即 知 识(知识与技能)、能力(过程与方法)、思想(情感 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还有就是对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的理解。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思想是表现形式。

 

举例:在《元素与化合物》一节中,我是这样来设计来渗透新课标这一理念的。

 

提出问题:①如何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从元素的角度分析

           ②如何说明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从元素和化合物的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①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有20多种,而自然界的元素有百种以上;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均可以找到。

 ②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不同生物体内种类大体相似,含量差别较大;生物体内主要有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水、无机盐等6种化合物,但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与具体种类各不相同。

 

例题: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①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

 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⑤

 解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同,因而表现出了不同的性状,体现了不同生物的特异性。而组成不同生物的主要元素的种类基本一致,构成核酸的碱基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相同,

则表现出了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一致性。

 

2、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教材内容多样化,具有选择性;教学过程要因材施教;公平分配教学资源;公正地评价学生。而在复习课上,应该设置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例如:资料分析、图表分析等),分层教学(分层备课、分层要求、分层练习、分层指导、分层达标、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矫正),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各得其所,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3、倡导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能增进学生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理解。学生依据来自各方面的资料和史实,会像科学家一样经历“科学研究”的主要过程,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领悟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得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了解科学发展的一种方式;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

参与探究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比如探究“生长素的发现”的过程,在科学发展史上,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研究者的努力。可以启发学生亲自设计并模拟其中的某项实验进行独立探究。其中既有科学知识的获得,又有科学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的培养训练。探究性学习开拓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探究性学习有利于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对探究性学习的误解:倡导探究性学习并不是时时探究,事事探究,一种学习的方式,

实际上也不是任何问题都要探究。即探究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法;不是所有强调动手的活动都是探究,也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强调亲自动手。在复习课中提出了大量的问题,尽量在每节课中提出一些陌生情景或未知答案的问题,从探究活动的某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