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如何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

各位学员:

      大家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这样,教育效果才会更加显著。可是,很多时候,我感觉到教育教学有时就是老师的事。

      我举两个最简单的事例,前几天上班途中,听到一对三十来岁夫妻的一段对话。妻子对丈夫说:“死老师,一天到晚找我家小孩,你就让我家安安稳稳把这几年混了。”还有一次,学校放学的时候,有个别班级老师可能拖了几分钟的课,这时,送队到校门口的我,就听到有个别家长不耐烦地说:“死老师,也不知道哪那么多废话要讲。”

      听了这些,你一定和我同感,现在的家长怎么了?我也很觉得迷茫,教师一心想让学生多学点知识,怎么就不能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呢?各位学员,在你的身边,一定有做得很好的家长,你或许有很优秀的方法,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来。请各位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们平时是怎样请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当然,也可以和我分享一下你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案例,让我们一起探讨。

发布者 :张海芹

如何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提交者:学员闵梦来    所属单位:涟水县高沟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3    浏览数( 10 )

 

教师要懂得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

 1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与家长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家长对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每位教师都要牢记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2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最好请任课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家访中要有诚心和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如果教师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教师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3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