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如何定目标?截止日期 : 2016-12-06

作业要求 :对于一节数学课,如何制定目标,并达到目标,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制定本节课目标呢?

作者 :尤亚芹

如何定目标?

2016-12-03提交者:学员吴梅花浏览(0 )

数学课程目标是宏观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学习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是通过一个知识领域一个知识领域的教学、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教学、一节一节课的教学逐步实现的。当课程目标具体化到特定的数学内容时,就是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内容范围的大小,教学目标又可分为几个层次: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这种层次性表明了将数学课程目标逐步转化为具体教学目标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转化,使目标落实在具体内容的教学中,使抽象观念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单元教学目标属于中观目标,结合了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课时教学目标则是目标系统中最具体的,是微观目标,它专注于具体内容的学习,注重细节问题的处理。因此,课时教学目标强调“具体化

怎样制定课时教学目标? 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应在数学课程目标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单元教学目标、当前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在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及其教育价值、充分了解学生及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恰当的课时教学目标。

1、定位学习目标做到三个依据:即依据教材、依据课标、依据学情

2、克服将教材与课标对立的观点。编教材本身就是对教材的解读。可把教材当教学资源但不要当圣经。对教材与课标的内容要进行一致性分析。 

3、有些目标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有些目标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学习目标中必须有一个主目标。

4、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对课标的解读不是唯一的,学习目标定位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要依据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下面以八下《幂的运算》为例:

第八章  《幂的运算》教学分析

一、[课标要求]

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地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运算.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2.能采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此外能从一类具体问题的操作、观察、比较、交流中,探索规律,概括出幂的运算法则,在这样的活动中感更“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二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与推理能力.

二、[中考导学要求]

三、[知识点]

1、复习  乘方的概念

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乘方的性质

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的正数。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2、幂(power)指乘方运算的结果。an指将a自乘n(na相乘)。把an看作乘方的结果,叫做an次幂。

对于任意底数a,b,当m,n为正整数时,有

a•an=am+n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an=am-n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a)n=amn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b)n=anan  (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a0=1(a≠0)
(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a-n=1/an
(a≠0) (
任何不等于0 的数的-n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倒数)

3、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或者小于1)的整数记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四、[幂运算考点]

同底数学幂相乘、相除,幂的乘方,积的乘方。零指数、负整数指数。科学记数法。

公式的反向使用。

五、[近年中考相关试题]
六、[设计思路]

    1.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入幂的运算,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    1节通过计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    2节通过思考“如何解决黑板上写不下100104的连乘”,引入幂的乘方;    3节通过探索“人造卫星的速度是飞机速度的多少倍”,引入同底数幂的除法.


2.遵循本套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做’获得感受的基础上再明晰”的设计思路,呈现本章的有关内容.例如:1节在学生理解幂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做”同底数幂乘法获得体验后,再明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2节引导学生在已有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基础上,“做”幂的乘方后,再明晰幂的乘方法则;3节根据幂的意义“做”同底数幂除法后,再明晰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3.本章内容的呈现注重“过程”,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思考”.例如,第3节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观察、探索指数的变化规律,猜想1=2 ,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计算23÷23,从而感受对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概念“规定”的合理性.

[教学建议]

1.幂的性质的导入,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在本章的教学中应重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出发点,展开知识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

    2.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教学,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直面矛盾——进行猜想——多角度感受猜想的合理性——做出规定”的全过程,改变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

    3.幂的运算是学习整式乘()法的基础,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述、“以理驭算”的训练,为后续的学习做必要的铺垫.

4.在本章知识的发生过程中比较集中的体现了“把一个代数式看成一个字母”的整体思想,和“把新问题转化为用旧知识来解决”的化归思想,教学中要重视这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5.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感受、体验“大数值”和“小数值”,并能正确地表示这些数值,以发展数感.

[评价建议]

1.评价学生对幂的运算法则的掌握程度,要改变以往主要评价运算技能的做法,应较多的关注学生对则的理解以及法则的概括过程,能否说出运算的每一步的依据.

2.要关注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法则的探索、概括过程的活动和在活动中表现的数学思考水平地通过探索规律来解决问题;能否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出运算法则等

[课时安排]

本章教学大约需要8课时,分配如下: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课时

 第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2课时

 第3  同底数幂的除法                  3课时

小结与思考                                       12课时

教案:



老师评语

附件

  • 第八章 幂的运算.doc下载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