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

请参训教师结合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提交一篇个人校本研修成果。

要求:

1.撰写内容条理清晰,知识准确;

2.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冯兴平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提交者:学员黄苏宏    所属单位:涟水县郑梁梅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3    浏览数( 0 ) 【推荐】

                                                              谈谈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区别

       通过这几天的网络培训,受益匪浅,下面就以学为主的教学的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生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1、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向主动的参与者转变。以往的教学设计,全是教师凭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设计出来的,而忽略了学生这个群体,使一些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而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下,学生不在只是听课者,还是课堂的主人,可以通过收集资料,课堂的合作探究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锻炼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

2、学生由机械的回答者到积极的质疑者转变。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以老师为中心,还根据自己的需求提问、质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燃起思考的火花,深入思考问题,提高学习质量。

 二、教师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水者,转变成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

1.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传统师生关系似乎从学校产生开始就是一种权威和服从的关系,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始终抱着居高临下的姿态视学生,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服从地位,所以课堂教学中一我们应充分发扬民主,允许提出不同的见解。在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时咯啊是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根据课堂情况,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只有教师关心和信任学生,学生因而具有一种良好的心境而提高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教师与学生彼此心心相印,水乳交融,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

 2.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传道、授业、解惑”是我国古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对传统教师角色作用的概括。在传统甚至现在的教育中,存在片面重视知识,忽视学生的兴趣、潜能、能力、性格、品德发展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似乎根深蒂固,很难改变。新课程要求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地发展,教师的角色职责应该从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发展。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善于了解学生的兴趣、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育学生健全的性格、养成学生好的品德。

 3.从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基础教学的教学方式主要教师的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作业多数为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很少布置观察、实验、制作、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由教学活动的领导者、控制者转变为课堂管理的指导者、服务者。过去的课堂,教师对学生管得太严,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以学为主的教学中,老师在注重课堂管理的同时,更应换位思考、创造条件,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情趣爱好,以及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老师评语

能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在教学中搞研修,极大的提升了教学效果。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