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截止日期 : 2016-12-15

作业要求 :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它作为教学工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请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发布者 :薛花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提交者:学员张燕    所属单位:涟水县五港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04    浏览数( 0 ) 【推荐】

如何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一、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en)提出的。他认为:放射性思维是一种新的、以大脑为基础的高级思维形式,而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11它是在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基础上,从中心主题出发通过特定的关联展开分支。由关键词或图形标识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放射状思维过程和结果变为可视化的工具。『21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既运用左脑的词语、数字、逻辑等功能,同时也运用右脑的色彩、图像、符号、空间意识等功能,将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从而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

    较之手工绘制方式,思维导图工具软件具有表达形式多样、容易修改、能够用多媒体形式表现等诸多优势。常用的思维导图工具软件有MindMapEditorMindManagerInspiration FreeMindMindGeniusKidspiration等,其中Kidspiration是专门为儿童学习量身定做的,它在界面设计和图画库内容上充分考虑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并配备了英文语音提示,适合小学生学习英语时使用。

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的优势分析

1.突出重点,有效助记,提高学习效率一方面,思维导图把学习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知识点上,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从而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思维导图通过有效的概念意义的组织和概念框架的建立成为一个有力的助记工具。

  2.改善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建立合理的知识网络,从而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提升思维能力学生在构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思维导图节点的增加或对概念结构的修改都体现了学习者个性化的、主动的信息加T和知识构建过程。思维导图把大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图的直观性特征对当前的新知识内容加以定向和引导,使学习者看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从与旧知识实质性联系中找到同化、吸收当前新知识的固着点,从而有助于促进新旧知识结构的整合。实现新知识的内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3.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实现协作学习“进行实时双向言语互动(即言语交际)是掌握听说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外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创设意义情境。进行协作交际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思维导图围绕中心主题展开分支,呈现语言交际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且知道从何说起。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提供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的支架,也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同桌、小组合作,相互启发,创作思维导图并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

4.提高综合信息的能力,激发联想与创意,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思维导图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观点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允许学生自由联想,不像传统教育那样,要求遵循从概念到概念的“线形思维”。而是按照大脑思维的结构进行放射性的“网状思维”。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促使学生形成系统学习和思维的习惯,提高元认知技能我们知道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说就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自觉意识。是根据对自己所用认知加工策略效验的不断监测来选择、评价与修正认知策略的能力。思维导图能帮助提高元认知学习技能,如记笔记、理解课文、组织作文、准备考试等。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思维导图在英语课堂中有着更广阔的天地,笔者在一线课题指导的实践中发现,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

1.IJ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导入《At the mall》是深圳市朗文版Primary English ForChina中第七册第6课内容。在warming up环节,教师利用图l中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free talk”。思维导图可以简洁地展示语言交际的情境,并进行关键词及其联系的提示,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应用。较之以前不用思维导图的情况,学生不但对话更流畅,而且对话的内容也更丰富。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做了很好的铺垫。

 2.并用思维导图进行单词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内容一般以单元(主题)的形式被分散编排在小学各年级英语教材中。

     尽管教材在编排上采用了同主题集中的形式,但学生获得的很多知识仍是零散的。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总结。形成层次化的知识网络。当需要提取这一知识时,学生就会先回忆起它所在的知识网络。进而学生可以从知识网络中提取所需知识及其相关联的语言知识。

例如:学生需要输出与animal相关的信息。学生在animal图式中提取的信息不仅包括动物种类,还包含与动物相关的颜色、数字等修辞信息。

   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协作学习(头脑风暴)新课标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通过交流与协作,可以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使学习者实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使学习者的社会交往技能得到发展。[51在以交际为中心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协作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进行表达练习之前。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协作、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彼此启发思路。形成对事物或话题更加完善的认知,为学生认知的输出和交流提供表达线索等。另外,小学生由于受知识积累及认知特点的限制。其表达需要借助教师提供的支架。思维导图为学生的自由表达提供了结构清晰、明确的支架。在(Atthe mall》一课中,课文内容学习完之后。教师出示了图3所示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协作交流。

  4.I】用思维导图进行快速阅读Tony Buzan认为,思维导图需要读者主动寻找关键词和中心思想,可以极大地提高阅读速度,可作为快速阅读工具。[61在学习深圳市朗文版Primary English For Chi.13a第七册课文Unit 5 dinosaur时,教师运用图4中的思维导图给出要点,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就会有意识地提取关键字,从而加快阅读速度。长期训练下去,阅读速度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5.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话题作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话题作文,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说和写)。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运用知识点的能力。例如,就自己熟悉的话题“Intro.duce myself” 进行课堂话题作文,可以运用图图345中的思维导图进行思考和描述。

6.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内容复习。提高记忆效果课程整合图5在课堂的小结部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通过画思维导图进行整堂课的回顾与总结,一方面以图画的形式来表达信息,其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转换方式,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加工深度,进而会大大增加学生将其纳入长期记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画图过程中形成清晰的思维链条,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例如在学习完toys后,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同顾,此时就不仅要回顾本课内容,还要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如颜色、位置等表达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总结,这一点非常重要。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