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截止日期 : 2016-12-15

作业要求 :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它作为教学工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请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发布者 :薛花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提交者:学员蒋文凯    所属单位:涟水县五港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04    浏览数( 17 ) 【推荐】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颖的记忆笔记。思维导图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不同。它看上去就像一个人的神经网络图,它能提高人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是运用左脑的数字、词语、逻辑等功能,同时也运用右脑的色彩、图像、符号、空间意识等功能,将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联想与创造力。笔者认为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以下几点作用:

一、在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colour一词时,教师可以出示单词redblackwhiteorangegreen等。孩子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记住更多单词。曾经的词汇复习课,学生或是对着词汇表死记硬背,或在练习本上做机械重复式的抄写,效果不好。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的整理知识模块,还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如在复习水果等单词时,教师可以将水果按颜色分类,每提到一种颜色,学生就会联想到与这种颜色相关的水果。   

二、在语篇阅读中的运用   

在阅读中思维导图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阅读材料、整体理解阅读材料。   

1、在阅读篇幅长、生词较多、文章层次和结构复杂时,教师可以先呈现思维导图,概要性地介绍全文大意,学生阅读材料,感知思维导图呈现的内容。教师根据中心主题和主干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能突出重点,又让学生关注细节,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后,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课文内容,将所学内容讲出来,其中图中的关键词、图画、连线等都为信息提取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增大了自动化输出的机会。这就做到了“学讲计划”提出的“学进去,讲出来”。以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6 My e-friend》为例,虽然本课的结构和层次都比较清晰但课文较长,词汇量较大,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并为学生简要介绍,提出相关问题,学生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2、在篇幅适中、生词少、文章结构和层次清晰的课文阅读教学中,学习的过程主要以学生独立阅读并制作思维导图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帮助的作用。以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 2 A  new student 》为例,阅读篇幅更短,词汇量更小。教师在学生展开阅读前应围绕《A new student》以思维导图辅助复习,帮助学生再次熟悉整理并绘制这类课文思维导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生通读全文,理解内容,小组讨论,画出主旨句。然后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制作思维导图,组际互换思维导图讨论。之后在全班范围内展开分享和交流活动。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分析篇章,并尝试借助思维导图复述或者背诵课文,而并不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背诵课文,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三、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英文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巧妙的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思路整理,构思文章。如,就Seasons”进行课堂话题作文,可以运用简单的思维导图进行思考和描述。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有助于学习者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言语信息图像化。本文结合一线课题指导实践,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是将大量的信息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习材料。并且达到了记得牢、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由于这些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这几方面能力的提高也必将极大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水平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