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学有用数学——让数学的实用性找回学生对数学的爱截止日期 : 2016-12-12

作业要求 :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 “强化科研意识、转变课程理念、落实研修实效”,全面提高自身的研修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际案例: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生源基础较差:绝大部分为留守学生、特殊家庭较多、个体差异较大。诸多因素和以往传统的教学思想、方法、观念制约了学生数学的发展,这也给学生的后续发展带来影响。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预习、思考、合作、交流、练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许多学生的数学水平连小学四年级的水平都没有达到,数学课堂变成一潭死水。

研究主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成为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最大瓶颈,特确定研修主题为《学有用数学——让数学的实用性找回学生对数学的爱》。

研究要求:以《学有用数学——让数学的实用性找回学生对数学的爱》为主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研修活动。研修成果最迟12月12日前完成上传,字数600——800字。

发布者 :朱月光

学有用数学——让数学的实用性找回学生对数学的爱

提交者:学员顾正波    所属单位:涟水县红日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4    浏览数( 0 )

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学习有用的数学”,就是说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要能把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问题。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总能发现,学生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在情景中学习是最有趣的,为生活而学是最有价值的”。为解决知识与能力的脱节问题,我在数学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1、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整合教学内容,使新知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并不是每个情境都适合所有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对教材重新整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新内容的展示生活化。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2、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情境,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的讲解模式,采用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实践等手段,创设生活情境,从中引出问题,找出与生活的联系,带领学生走进解决生活问题的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学生明白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要考虑实际情况,从而懂得了怎样把知识应用生活。 

3、练习设计的生活化

课堂练习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要使课堂教学活化,把知识成功的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教师要从实际生活中挖掘开放性的素材,练习题的设计要从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生活问题出发,从学生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使题目能直接反映日常生活,具有开放性,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要让学生感兴趣。  

4、知识要用于生活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知识,重视解答现有的问题,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有什么作用。学生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生活化的过程中,应该让数学知识在应用中,在生活实践中得以验证,得以完善。教师应该适时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多创造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机会,并鼓励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大胆的应用,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