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通过支架1——通过发现儿童,认识儿童,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截止日期 : 2016-12-11

作业要求 :

观察1名儿童,每天观察3次,每次3分钟,自己用随笔(最好是白描)方式记录,要求:发现儿童的兴趣点和能力,而不是去发现问题,也不需要提供帮助,学习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和积极的赞美者。

案例:   社会适应
目标 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葛家铭  王梓晨
年龄:4周岁
观察地点:活动室,操场
观察老师:王晗

片段一
8:05~8:10)

晨间活动时间,小朋友们该收玩具啦。只见有一些玩具被不小心丢在了地上,我说了一句“把地上的玩具也要收起来哦”。刚说完,就发现坐在前排的葛家铭和王梓晨小朋友朝地上左右看了看,发现他们旁边都没有玩具掉在地上。我对他们说:你们也可以帮其他的小朋友收一下哦。“好呀”说完立马就跑去帮别人收拾玩具,我表扬了他们。帮助了其他小朋友他们自己也特别开心。

片段二(2:40~2:45)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高老师和我领着班级小朋友去操场做游戏。我们问小朋友“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呢”?小朋友们都说“玩泡泡的游戏”。于是我和高老师一人领一队围成了两个大圆圈。只见葛家铭小朋友满脸笑容充满着期待对我说“玩游戏喽玩游戏喽”.随着我喊口令“泡泡变大了,泡泡变小了” ,班级小朋友都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在“泡泡变小”时我发现王梓晨小朋友还故意的和其他小朋友挤在一起抱一抱。他们都玩的非常开心!

片段三:(4:30~4:35)

下午在小朋友们玩玩具的时候我问他们“你们家里都有几口人呀”?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玩具开始掰着手指数“1 ,2,3,4,”有说四个的也有说五个的。然后我接着又问“那家里都有谁呢?”就听到王梓晨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葛家铭又加了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我”。“你们喜不喜欢爸爸妈妈呀”“喜欢”班级小朋友都笑着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分析评价:

通过以上几个片段可以看出,我们班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能够在游戏活动时遵守游戏规则,并喜欢和乐于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特别是王梓晨和葛家铭两位小朋友对游戏非常的感兴趣,并能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小班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并渐渐喜欢上了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孩子最开心的就是户外活动时间,所以经常和幼儿一起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让幼儿更多的体会到群体活动的乐趣。也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我们老师要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遵守基本的行为规则,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予纠正。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鼓励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亲切的对待幼儿,关心幼儿,让他感到长辈是可亲可近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可以多和孩子做游戏,在班级中营造温馨的氛围。让每一位小孩子爱上幼儿园!

 

发布者 :张红梅

通过支架1——通过发现儿童,认识儿童,形成正确的儿童观

提交者:学员蔡园园    所属单位:涟水县成集阳光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6-12-05    浏览数( 4 )

 

老师评语

分析的很好!注意书写格式!

附件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