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总结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

请各位老师按下列各式提供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标题:2016年校本研修总结

署名:XXX中学  XXX

正文:

1.本期学习内容回顾。

2.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总结个人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等方面主要收获有哪些?解决了平时工作中的哪些问题?(重点)

3.结合本次学习和校本实践,谈今后在校本研修方面的设想。

发布者 :顾伟国

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提交者:学员朱言明    所属单位:涟水县淮文学校初中部    提交时间: 2016-12-05    浏览数( 0 )

 

浅谈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师教学个性

【摘要】新课改的实行使全国范围内的语文教学进行了一次大的手术,新课程改革使得语文教学有了新的变化,语文教学不管何时都冲在最前的弄潮儿。这一次的课改的目的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的方式,即教学模式改变与发展。自从这次新课改,一批光彩耀眼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新课改在取得光辉的成绩的同时,但不得不承认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一些老师不正确对待,或机械照搬,或经验主义,或把自己总结的经验“上升”成自己认为满意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教学改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使得语文教学改革终不尽人意。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它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在探索改革中走一条适合时代发展和要求的个性化的教学道路。

【关键词】语文教学    模式    教师    个性

一、语文教学模式的内涵

“模式”的定义:一般是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轮廓,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了的结构形式。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领域,并加以系统地研究的,应当首推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我们将“模式”一词引用到教学理论中来,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随后,前苏联巴班斯基提出了讲解—再现型、程序教学型、问题教学型、再现探究型等教学模式。

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语文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对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看得见,有可操作性,它是架设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模式应该包括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等五个因素。

二、语文教学模式的历史和现状

系统完整的教学模式是的源头应该是从近代教育学形成独立体系开始的,而“教学模式”这一概念与理论则迟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但是早在在古代中国和西方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中,已经包含有了教学模式的雏形。不过,在古代的教学中,只传授“四书五经”什么的,也可以看作是古代的教学模式。

然而古代教学的教学模式的典型模式是教授式,其结构是“讲—听—读—记—练”。其特点: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所谓的一味的灌输知识,而学生只是像机器人一样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一些私塾先生用自己的严厉与所谓的经验主义给学生传授知识,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所讲内容与教师的讲解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完全一致,学生是靠机械重复进行学习。谈不上什么教学个性而言。

到了17世纪,随着自然科学内容和直观教学方法被学校教学引入,班级实施授课制度,使得古代教学模式的现状有了明显的改观,夸美纽斯提出应当把讲课、质疑、问答、练习统一于课堂教学之中,并把观察等直观活动纳入教学活动体系,首次提出了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程序结构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课堂教学模式为代表。      

上述这几种模式都是比较典型的,在教学史上都起过了重要作用,是非常实用、好用的模式。但是好用并不意味着全盘照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改用,甚至是创新。

传统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1.以知识教学为中心,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2.以教师活动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3.以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其它课程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学改革二十年来,各种新思维、新教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产生了一大批熠熠生辉的教学模式。如自学模式、合作模式、探究模式,以上这几种教学模式都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在教学中也是比较实用的,但各种模式都有其特点,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列传》)他将模式视为用兵的一般水平,是战争艺术的初级阶段,如要发展,则讲究运用之妙。

魏书生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自学六步法,欧阳代娜的预习、质疑、点拔、答疑、综合训练教学法,宁鸿彬的熟读、质疑、解疑、总结、运用教学法,……流派纷呈,各具特色,全国不下上百种。这一系列的模式都是富有改革精神的老师们多年教学实践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结晶,在某些地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代语文教学模式主要特点:

    1.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2.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及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

    3.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语文老师教学个性的内涵

词典上对“个性”的解释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由此推出“语文教学个性”应是一个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教学特点与风格。它是教师个人知识结构、思想认识、文化底蕴、生活阅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教育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映和表现。教学个性因其为“个”,所以它应是一个教师授课区别与他人非模仿性的风格。因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处理不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不同,对施教对象的感受、情感期望不同自然生成独一无二各具特色的教学个性。

    教学的个性是一个教师授课区别于他人的、非模仿性的风格。它是一种独创,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一种显示,具有个体性。

     其一, 是教材的个性,根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层次的领悟。教师由于思想认识、知识层次、社会经历不同,必然烙上强烈的个性特征,所以研读教材肯定见解不同和各具特色的。

    其二, 是教师的个性,根源于教师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他的情趣、气质、性格。两者融为一体并不断升华,即构成教师的价值观念、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形成课的个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1]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个要求可知《新课标》更加突出对学生的个性教育。试想一个没有个性的教师怎么可能教出有个性的学生呢?教师的个性又体现在哪里呢?很明显主要还是体现在教学个性上。很难想象僵化的教学模式下的“模具教师”可以教育出有个性的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母语教师,理应把自己的个性和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思想性、审美性、政治性等结合在一起,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以鲜明的爱憎、坚定的立场、强烈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性情的学生,有个性的学生。【1

改革的春风沐浴了整个神州大地,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的春天。一些别具个性的语文教师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千方百计讲自学、自学成才的意义,通过增加适用教材内容,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创设竞赛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他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他的“四遍八步读书法”有力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这就是他的教学个性。【2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以情感陶冶见长,具有神奇的魅力,别树一帜。这种教学模式具备如下突出特点:【3】 ①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②教学具有高超的艺术性。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这种教学模式的长处在于教学巧妙地和德育、美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谐发展,还在于教学能刺激、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的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这两个人都各具特色,各具个性,如果把魏老师比作中规中矩的方形的话,那么于老师就是包容万物的圆。

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鲜明而又独特的个性,既是其教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其教学魅力所在。教师独特的个性在教育中无疑作用突出。它不仅影响学生的认识能力、智力状况的发展,还影响着他们非智力品质的形成、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培育自己的个性,以良好的个性影响学生。

而语文老师应该怎么怎样实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第一,我个人认为要认识自己。人们常说,真正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自己。我们能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吗?我们能看清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吗?我们能用辩证的方法思考教育现实的问题吗?我们有勇气去战胜遇到的困难吗?前行路上,使自己迷失的,不是对手的强大,而是自己以为是的骄态,奋斗过程中,使自己倒下的,不是遇到的麻烦,而是自己的心态。第二,要有思想。一般说来,思想的高度决定发展的程度,也体现生命的厚度,作为教师,生命的厚度越厚,点燃生命火花的资源就越丰富,激扬生命的力量就越充足。第三,要积累,我们要积累学科的专业知识,更要拓宽我们的生活背景,丰富我们的生活知识,要不断增加社会知识,丰富社会阅历。

四、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个性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教学模式的百花齐放,凝聚着富有改革精神的老师们多年教学实践与理性思考,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些老师没有深入研究使得学的一知半解,造成了教学模式的 “四不象”,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那些教师在学习名家教学模式中只是机械照搬,没有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

语文教学的个性化是教学多样化的前提。千篇一律教学模式是不符合现代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的,也是不现实的。教学的多样化才是教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格局,才能有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才能体现新课标“活”的宗旨。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强调个性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是精神培养精神的事业,语文教育不是一种技术至上的职业,而是心灵与心灵沟通的事业。作为现代语文教师,他当然应当有过硬的语言文字甚至表演的技术功底,但这永远不是主要的。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奠定语文教师深厚功底的,是语文教师的思想功底、情感意识、学术视野。而这正是人的个性,也是语文教师教学个性的主要特征。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常言:“学海无涯,人生苦短”,中国文化卷帙浩繁,语文教师承载着过重的文化负担,然而在教学中却还力求面面俱到,导致事倍功半,形成无效教学。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不同类型能力的人才。语文教育不能只是一种知识传承的教学,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与其无济于事地力求完美的传授学生知识,不如将自己汲取知识的方法真切地传授给学生,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授人以渔”,它对学生的影响也将可持续性的,远胜于把学生当作自己知识的贮藏器。这也是教师教学个性的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我们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我们周围的语文课程资源,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和实践的形式,这样,才能很好地推进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彻底得到解放。这一些不同程度地反应了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

在我现实的教学中,在继承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还采取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开心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增加了一些能启发孩子兴趣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也从中得出,教学个性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就一定会创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用我们的努力打造新型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育的曙光——导读发展新论》 文兰森主编  重庆出版社 2000.10

[2]《中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 李争平 孙红霞主编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2

[3]《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