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截止日期 : 2016-12-12

作业要求 :

请各位老师提交一篇本次研修的成果。重点结合实践谈自己的研修收获和今后的教学工作。

发布者 :张春红

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李霞    所属单位:涟水县金城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提交时间: 2016-12-06    浏览数( 0 )

                                      校本研修成果
                                       
    高三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很多人可能一直忙着赶进度,抓教学,没有时间及时总结反思过去一段时间的得与失,但是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我们应该常反思常小结,下面我就陈述一下进入高三个多月以来的教学反思。 
  一、进步的数学教学观与陈旧教学方法的矛盾 
  平时我在教学过程中迫于升学的压力,课堂任务完不成的担心,总是顾虑重重,害怕他们说不到点子上,害怕他们说错,害怕一道题花了许多时间他们也没说清楚,不敢大胆尝试,畏首畏尾,放不开,走不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讲的多,学生被动的听、记、练,教师唱独角戏,师生互动少,这种形式单一的教法大大削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成绩无法大幅提高。上周在淮中听课,市教研员给我们列了一个图,上课只是单纯的老师讲,一段时间后只有5%的知识不被遗忘,学生动手参与越多遗忘的越少。今天听了薛志芳老师的一堂公开课,一堂课所有的例题都是他们班的学生自己讲的,他们班的学生讲得很好,其他学生注意力也都格外集中。有人或许会说那是公开课事前背好的,反正我自己回去反思一下我自己班学生可能一个两个能背上,那么多人都说的很好,需要平时长时间的磨练,不是一时半会就说上的,这一点是我平时没有做到的地方。今后要改变这种状况,我想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发言机会、板演机会,创造条件,使得学生总想在老师面前同学面前表现自我,让学生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让学生到前面来讲,促进学生之间聪明才智的相互交流。                     
    二、忽视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差异视而不见  
  我所教每个班级都是50多名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平时我在授课时教学内容基本瞄准大部分学生,教法设计关注大部分学生,没有做到很好的分层教学。关注大部分学生是班级平均分的保障,是调动课堂积极性的保障,刚开始为了照顾大多数同学一碰到难点的我就不讲了,后来时间长了,班级没有冒尖的了,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不能因为这道题只有一两个同学能听懂就不讲了,有些难题适当提提还是有同学能懂的哪怕只有一个也要讲,当然也要把握好时间和度。
  三、重视教法设计,淡化了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方式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我在教学过程中多半只重视教法的设计,而淡化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所以经常听到学生有这样的困惑:平时老师讲的我都能听懂,可就是自己做题一做就不会,或是我平时也没少做数学题,怎么一考试就完,我想这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够,对那些只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打的较牢,但数学思维能力、应用意识较弱,解题时碰到能力型试题就不会迁移,难于完成。针对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最好有计划地设计一些问题,引导鼓励他们多动手进行探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那些上课自主性较强,思维较活跃,解题运算不细,好马虎,推理不严谨,形成一看就会,一动手就失分的学生,课堂上可为他们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进行巩固性训练,提高运算能力,减少失误丢分

 

 

 教研活动内容有待充实

我今年担任高三数学备课组长,深知责任重大,前几个月来我们备课组虽然每周四都按时进行教研活动,但是活动内容多以听评课为主,没有对过去的得与失及时总结改进。下一阶段我们会多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组织全组教师学习讨论过去的不足,及时改进,同时抓集体备课,讲课,对每周四的集体备课、讲课都认真准备,一次一个人作中心发言,其他老师作补充,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集体讨论,最后总结。我们今后还应该在资料的征订、测试题的命题、改卷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学生容易错误地方时常交流。此外,根据文理科进度的不同,我们备课组8人分成两个4人学习小组,除了周四教研活动,我们也常在一起讨论交流。

以上是我开学以来的反思,我想,教学无止境,总要教教想想,多反思、多总结,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