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谈一谈自己是如何从开展学生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的?截止日期 : 2016-12-15

作业要求 : 

研究主题:根据自己所带社团或所教科目,结合本次网络学习收获,谈一谈自己是如何从开展学生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的?

实际案例:目前,各所学校都组建学生艺术社团,呈现趣味化教学,实施合作式学习,挖掘学生潜能特长,为不同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帮助,从而实现学校特色办学,学生多元成长、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结合本校实际,和本次研修活动,从自已的社团活动实践中寻找突破口,谈谈自己是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社团,在社团活动教学中是如何从开展学生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的?是否开发校本课程,使之更具地方特色,更适合学校、学生、教师和教学的实际,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研究要求:根据以上主题和案例,撰写研修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600字。

发布者 :薛帆

谈一谈自己是如何从开展学生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的?

提交者:学员李静    所属单位:涟水县安东学校初中部    提交时间: 2016-12-06    浏览数( 0 )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活动。它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呢?笔者结合自己数学教学的经验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上课开始,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悟空找来一个大西瓜,师傅说:“这个西瓜,悟空吃 1/3,八戒肚子大,吃 1/2,其余.”八戒一听急了,说:“猴哥分到比我多,不公平。”同学们,你们认为八戒说得对吗?学生听完故事后,兴趣盎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都急于想知道答案。这一案例,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这一心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设疑激趣,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探究空间,而开放的课堂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提问:如果给你一个长方体盒子,你能想办法求出它的表面积吗?学生们兴致勃勃,各抒己见。生 1:因为长方体表面积就是 6个长方形的面积,要求面积就必须知道长和宽,所以我想先量出每一面的长和宽。生 2:先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把它记下来,再算出每一面的面积,加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生 3:我想用刚才的展开图来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师给予肯定和评价。)师:请每个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计算出自己盒子的表面积。各小组动手操作,计算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整个过程,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给学生充分的活动、交流和探究的时间,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释放,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知识、获取知识。
        三、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 
        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切不可越俎代庖,要让学生完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并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通过观察和手摸的不同感觉,分别介绍面、棱和顶点,再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得出长方体有 12条棱,分成 3组,相对的 4条棱棱长相等。此小节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新世纪数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一次挑战,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究完善。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