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结合本次学习和校本实践,完成一篇个人成果。截止日期 : 2016-12-12

作业要求 :

请各位老师结合本次学习和校本实践,于2016年12月12日前完成一篇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提交要求及提交方式和其他作业一致。 
       拒绝敷衍了事,更杜绝抄袭!各位辛苦啦! 

一、形式:提交一篇论文。 

二、论文要求: 

1.内容主要围绕关注音体美课堂中如何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撰写一篇论文。 

2.观点鲜明、立足实际、着力创新、原创性强。 

3.每篇论文字数原则上3000字左右,不超过5000字。 

4.论文采用附件形式提交。标题用二号黑体,标题下面的单位、姓名用四号楷体,摘要用小四号楷体,正文用四号宋体,1.5倍行距,参考文献和注释用五号楷体。
 
三、案例(见附件)

发布者 :宋大权

结合本次学习和校本实践,完成一篇个人成果。

提交者:学员禹静静    所属单位:涟水县金城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提交时间: 2016-12-06    浏览数( 9 )

                                                                   校本研修论文

                     

                             金城外国语学校  禹静静

 以学为主的特点:

1、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
2、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
3、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
4、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
5、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种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其设计原则是:强调以学生为主;其设计思想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容易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方法与步骤:

一、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分析目前学生的状况与所达到的状态的差距,也即目前水平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即分析学习需要,确定教学的总目标。简言之,是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二、情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三、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学习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应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

四、自主学习设计。在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有支架式学习法,抛锚式学习法与随机进入学习法等。
如果是支架式学习法,则围绕上述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该益寿延年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并全因为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同,因而在设计时要因人而异。
如果是抛锚式教学,则根据上述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景中去确定某个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提出假设,进一步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论证假设,根据论证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规则。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 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知识。
如果是随机进入教学,则要求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设计情境,以更让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能够进入其中任何一种情境中去学习。

五、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在个人自主学习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意义的建构。整个协作学习过程是由教师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进行。
协作学习应考虑下列问题:所提的问题应争论性。教师要考虑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起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要及时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作一评价。

六、学习效果价设计
学习效果价包括小组评价、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中所做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七、强化练习设计。根据小组价和自我表现价的结果应该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强化练习。这类练习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双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能够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最终达到学生的意义建构。4、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选择媒体时,要了解媒体的性能,根据教学内容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特点选择媒体。如何使用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是媒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教学媒体设计是指确定各种媒体的具体内容、呈现方式和各种媒体间的组合关系。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目标控制原则(即教学目标控制着媒体的类型与各类的选择),对象知识原则(即设计应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征相适应)不要遵循媒体设计的心理依据。由于学习过程中主析心理活动有注意、知觉、记忆、和概念形成,所以对媒体的设计就要遵循注意的选择性、新型性、简洁性、适中性;遵循知觉的的整体性、相对性、对比性;记忆的组块性和有限性,要注意从实例出发,正反结合、用列出属性表来定义等方法来有效地形成概念。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