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谈谈你的校本研修成果截止日期 : 2016-12-13

作业要求 :各位学员,大家好!请结合以下几点,谈谈你所在学校的校本研修开展情况及你的校本研修成果。

1.你所在学校是如何开展教研组活动的?如何组织集体备课活动的?

2.你校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有哪些形式?

3.你觉得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对提升你的业务水平有哪些帮助?

请各位学员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发布者 :周爱菊

谈谈你的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毛道珍    所属单位:涟水县小李集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06    浏览数( 1 )

 

创设情境,用新理念教学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奥苏伯尔的有意学习理论认为:创设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展兴趣,进而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我在教三年级《分类的初步认识》时,我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先请男、女生各一名站在讲台前,然后我拿出4块月饼,请其余同学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我说:“我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他们2人,请你们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们很快伸出2个手指,我接着又问,如果只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它们2人,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同学们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着弯着的一根手指,我问他表示什么意思,他回答,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我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 ,成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样创设了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数学情景,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       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知识源于生活,将现实生活模拟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知识的紧密联系,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所以情境教学的创设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生活越紧密,教学就越有效,如我在教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游戏《小商店》,准备了一些学习用品,贴上标价签,把学生分为4个小组,开始让各个小组长担任营业员,组员做顾客,顾客用自制的人民币去买东西,学生在买和卖的游戏中,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数钱和找钱中提高了计算能力,这节课体现了在玩中学,学中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       创设故事情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没有条框,想象力丰富,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正确诱导。例如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编故事,创设形象有趣的情景,能避免数学的枯燥无味,让学生在浮想联翩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如,我在教《7减几》时,就利用课后练习中的“鼠宝宝背土豆”创设故事情景:过两天就是鼠妈妈的生日了,鼠宝宝想亲手做一个妈妈最爱吃的土豆糕,给妈妈一个惊喜,可家里没有现成的土豆,于是鼠宝宝就到土豆地里挖了7个土豆,高高兴兴地装在口袋里背回家,可是袋子破了一个洞,你们说说鼠宝宝到家时,袋里还剩几个土豆,并写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还要说出你的理由,问题一提出,被故事深深吸引的小朋友,马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思考,有的说:还剩0个,因为鼠宝宝太高兴了,边走边想象妈妈吃上豆糕高兴地表情,土豆掉光了,也没发觉,所以077770;有的说:还剩1个,因为添掉了6个小的,还有一个最大的掉不下来,所以617716;有的说7个一个也没少,因为鼠宝宝装土豆时发现了这个洞,用绳子把洞口扎上了,所以707708……这样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很大的空间去思索、去想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这样的问题,适当去引导、启发,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

创设情境教学,使数学课堂的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感受到数学知识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情境教学,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实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的目标。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