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谈谈校本研修成果截止日期 : 2016-12-10

作业要求 :

       各位学员,大家好!请结合以下几点,谈谈你所在学校的校本研修开展情况及你的校本研修成果。

       1.你所在学校是如何开展教研组活动的?如何组织集体备课活动的?

       2.你校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有哪些形式?

       3.你觉得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对提升你的业务水平有哪些帮助?

       请各位学员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发布者 :朱延桂

谈谈校本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刘华    所属单位:涟水县陈师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06    浏览数( 0 ) 【推荐】

 

谈谈陈师小学科学学科教研活动的几点做法

1.以理论学习为指导,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题研究工作中又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从课题研究一开始,课题组的老师就着重加强了课题研究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系统、全面地进行理论培训,从整体上提升成员进行课题研究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课题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方案”以及有关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多篇文章。业务学习实行定时、定点、定制度,每位课题老师都能认真做好读书学习笔记,讲求实效,落到实处。老师们除了各自研读以外,还一起进行交流,记录心得体会,以求融会贯通,对课题研究有所帮助。另外,每课题小组成员都能把自己在日常的教学中点滴心得记录下来,认真撰写教学反思。

2.吃透小学科学教材,在各册所有实验中发掘出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点实验。

我们使用的小学科学教材是各科现行教材中唯一教科版的,共8册,教学内容稳定。我们的研究就从每一册中序列出每一课应做哪些实验开始,将全套教材的所有实验做成实验词条,发掘出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点实验,供教学中关注重点,相机选择。发掘原则是那些基本的科学事实和原理以及科学领域中对学生后继学习和终身学习最有影响的概念和对他们形成科学地看问题和想问题的方法具有典型意义的实验,为他们长大成为有科学素养的合格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施这类实验教学时,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以向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通过引导他们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能从某一科学领域推理出定律、原理、法则、规律的实验,再如能的转换、系统、守恒、结构与功能等,目的在于促进和加强科学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理解自然界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从而达到有所创造,有所发明的目标。

3.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研究小学科学实验分类与应对策略。

课题立项之时,我们制定了课题组管理制度,定于369121518周三下午大课间为课题组活动时间,确立以课堂教学为抓手, 进行教学研讨,活动的时间为该周星期四上午第三节课,下午组织评课交流。在互动研讨中以课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主动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如各类实验应对策略、实验教学模式。让大家分析讨论,在各种观点的高峰中,集体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个人的反思领悟达成共识。现已有5位老师能各自成功地提供一堂课题教学优质课。在听课中我们发现课题老师坚持以科学探究为中心,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发展为目的,从实验教学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精心设计实验,细心进行实验,自行获取结论以及拓展运用,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好地发展。

4. 探究实验教学模式,寻求有效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

以往各课题老师常采用研讨探究法: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它非常有利于学生自行获得结论,但以学生获得结论而结课,不足以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再深入一步,让获得的新知拓展应用,就能更好地完善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环节;再进一步完善每个环节中怎样达成学生创新意识、品质、作风、态度的培养,那么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强化和操作技能的训练的目标就会更好地实现。因此,我们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更新。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验证性实验教学模式:问题——原理——结论——实验证明——应用。让各课题组老师在教学实际中实践,去发现更有价值理论。

5. 拓展家庭小实验和科技创新,让实验原理在学生创新中应用,搭建创新成果展示平台。

学校、家庭、社会有着无处不在的科学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得好,必然能共同促进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对利用家庭、社会科学教育资源展开研究,使课外科学学习成为课内获得的定律、原理、法则、规律等科学知识创新应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延伸和提高。所以我们要求课题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教育因素,鼓励学生家庭小实验和参与科技创新大赛。如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对家庭饲养和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对一些生活用品、农器具进行改进。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在家长、老师以及社会人士的帮助下,进行科技创新,鼓励将其成果申报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搭建创新成果展示平台。日前,我校学生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经层层选拔推荐参加省以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6. 研究信息技术运用与实验教学整合,解决实验教学中的时间和空间不足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验教学有时会受到空间和时间不足而严重影响课堂探究效果。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给予很大的帮助。这就要求我们将信息技术运用与实验教学进行整合,发掘、制作教件、熟练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帮助学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去年下半年,我们课题组老师就在县、市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的应用优课评选中获奖。

7. 探究实验偏差或差错的成因,转化为学生创新契机。

在小学实验教学中,小学生实验总会有偏差或差错,如果我们不迴避,深入一下,认真分析成因,会有新的发现,也会给学生提供极好的创新契机,把握得好,这就是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机。六年级学生“铁钉电磁铁南北极探究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就是这样诞生的。他们将创新的全过程制成了科学微电影还获得国家级奖项。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