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截止日期 : 2016-12-13

作业要求 :

请各位老师认真观看《信息技术》(一)、(二)、(三)视频材料,结合视频材料谈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心得体会。

校本研修成果要求:

1.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研修活动;2.谈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3.研修成果文字不少于600字;4.严禁抄袭或剽窃他人研修成果;

研修成果最迟于12月13日前上传完成,否则无法提交批阅!

发布者 :汪祝东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提交者:学员张磊    所属单位:涟水县郑梁梅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7    浏览数( 0 )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深入生活中,它也渐渐走进了课堂教学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不仅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要求在教与学的沟通上能有一个更好的纽带来连结,而信息技术就是最重要的一条。它能给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们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根据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因材制宜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选用一定的教学软件和硬件进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以下为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掘见:  

一、    用科学的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A.利用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图片内容,学生可以直观生动的感知,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并且反馈效果好。
        在多媒体教学中,它避免了板演的局限性,并且生动形象,学生参与面广。
  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直接选择正确答案。并能马上得到答案。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
      B.用灵活多样的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事先安排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对于以往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大多数教师是一道题接一道题的练习课堂乏味,没有层次,大多数学生跟不上。而采用信息技术后,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主动参与活动,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效果好的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与性大大强化了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A.抽象出无形的知识,使之形象化。        初中数学是理性知识,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不能给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学生只能死记和听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学习八年级几何“轴对称”一节后,学生最终会知道“轴对称”的概念,但对“轴对称”是毫无想像力的。利用作息技术制作的课件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使知识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B.抽象代数知识,使之几何化。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如“函数”教学时,关键是让学生“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构建对应点使学生产生形象的思维。再用天气昼夜变化图像,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让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非常透彻。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C抽象静止的知识,使之运动化。 运动的几何图形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
        利用《几何画板》教师可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另外“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D.抽象繁琐的知识,使之简明化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九年级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九年级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
  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
  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
  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 ,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
  由此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
  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像,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我们只是希望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为我们的数学进行服务,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有效果,更有魅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我们期待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机组合能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一个明媚的春天。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