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结合高中音体美教学自选课题写一篇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2-10

作业要求 :请各位老师结合本学科教学自选课题写一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含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馈及教学反思等。要求各位老师于12月10号前提交,以便批阅!

发布者 :宋大权

结合高中音体美教学自选课题写一篇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张新成    所属单位:涟水县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2    浏览数( 0 )

课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山水画欣赏

教材分析:

以学生熟悉的本土画家的笔下风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体会中国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山水画在涵义、历史发展和构成上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课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

1、重点:本课以欣赏分析为主,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氛围,所以,我把山水画的意境感知作为本课的重点。

2、难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在思维灵动上的取向与难以把握,是本课在意境感知与深入教学上的难点所在。

三、教具准备:

学生:国画工具,收集并预读有关课文以古诗。

教师:多媒体课件,国画作品等。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总课时为四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一、引入

谈话导入:大家平时喜欢出去旅游吗?

老师第一次到重庆,你们能否向老师推荐几处重庆值得一游的去处?

学生答。好的,大家推荐的地方老师有机会一定会去看看!

今天老师也向大家推荐一个老师家乡第一山风景区,希望大家有空能去老师家乡做客!

导游法:引导学生随着课件中的图片,游览第一山,师讲解。

师:第一山是全国著名的山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风景秀美,文化丰富。 

提问:你们用什么方式来记录你们游山玩水的心情?

生答,再问:古人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呢?

引出课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山水画欣赏

二、讲解新知

1.中国画的种类:花鸟、山水、人物。

设问: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大门类,但大家知道,为什么古人这么爱表现山水吗?

释疑:中国人对山水有着宗教一样的崇拜与敬畏,一切神灵皆隐于山水之中,山高水远,山静水动,蕴涵着天体宇宙无限奥妙,很多文人都留下了对独到的山水观念。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所谓“智者乐水,仁者爱山”,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智慧与仁德是人类品格中的两大美德,是君子的象征和标志。古人游山玩水,体现了我们对自然的爱好,寄情山水,表现对人生理想与生活品味的追求,成为中国山水画常见的主题。

      因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此后大文学家欧阳修亦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所以说,山水画家们常常也是游览名山大川的旅行家,清代大画家石涛就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名句。

2.刚才在课前,同学们已经欣赏过老师带来的一些作品。他们笔下描绘的都是我们现实的山水风光。

画中所绘的其实都是我们身边的风景,但为什么我们看完以后会有似曾相识,却又不知所画何处的感觉呢?

让我们来揭开这个迷团:比较法。

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分别是对自然风景不同的表现形式,请大家在辨认一下。

1  风景照片:纪录自然

2 莫奈油画:再现自然(画家眼中的风景)

3  国画山水:表现意境(画家心中的风景)

A 西方绘画注重写实,他们的目的在于客观地再现自然,画家们用了什么手法来再现自然的风貌呢?(色彩、光影) 

B 中国画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更注重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笔下的自然就因人而异地发生了各种变化,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如:三远(深远、高远、平远)计白当黑、笔墨意趣等。

(西方风景画所采用的视点,多为平视的一点透视与二点透视,主要为静态空间构图。故其水彩画或油画,多根据人眼垂直视角30度,水平视角45度的固定视域,来决定画幅的长与宽的比例,通常是三与二之比。中国人认为:"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所以采取了视点运动的“三远”表现法。这种表现法就让我们在看一幅的时候随着画家的视角边走边看,形成一种动态的意像。所以中国画的画幅,若不是纵画长的条幅立轴就是横长的横卷。总之是追求一个“远”字,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西方有句话:“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而在我们中国,大文豪苏轼评价唐代的诗人画家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开创了诗情画意的境界,诗与画在意境上的交融,赋予了真正的气韵生动的美感,让诗的情怀进入了绘画,逐渐成了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

小结:山水画不是风景画,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

3.中国画中追求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美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说起这意境之美,让我想起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宋代,画家在进入画院之前,需要经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画家才能成为翰林图画院的成员。而考试的方法也很特别,就是由宫廷主考人在古诗中寻找一句现成诗句,作为考试的题目,应考的画家们便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文字的诗句变成可视的图画。有一年,皇帝宋徽宗赵佶取了这么一个题目:乱山藏古寺。大家现在可以静静地思考:如果是你在考试,你会如何表现呢?

有人画乱山之中露出一个塔尖;也有人画古寺的一角。。。而真正高明的是画了在荒芜的山野之间画一副飘扬的幡,又或是只画一个小和尚在溪边担水足矣。如此一来,就巧妙的表现了“藏”这一字的意境。

今天我也想效仿古人,出几个题来考考大家!

互动题:

A.吟诗作画

先看这首大家比较熟悉的诗:

1.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请在下面的几副作品中,选取适合这首诗的画。

(马远《寒江独钓图》)

师补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的场景,表达了诗人遭受迫害被贬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2.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可染《万山重叠》李可染)

B.依画题诗

请在以下的诗句中,选择适合这幅画的诗。

1.蜀道难行图.萧谦中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2.《云容水影图》查士标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c.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C.赏画题名

《脊梁》

胡铁铮,号雁石,1946年出生于浙江乐清。

胡铁铮好读书,喜游历,从小生活在三雁之间(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有极为强烈的感情,雁荡是他取之不竭的源泉,笔下多为雁荡丘壑,正是他对雁荡的切身体验和那质朴的情感,才使他的画作有一种亲切与清新,成为雁荡画派的领军人物。

《雨后天晴》

周方德(1949-)浙江乐清人。1957年师从倪亚云先生学习绘画。1962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作品《犁手》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化镣为剑》参加全国工艺美展,1986年师从林曦明先生学习国画。1998年为上海龙华革命纪念馆创作《小刀会》雕塑稿,现居上海。

三、收尾总结

 中国山水画把具象与抽象完美的集合在一起,用有限的画幅来传达一种真实的空间境象。“言有境而意无穷”,总之山水画的意境在人们的无尽想象之中。

 有句古话说:人生有三个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经过了这节课的学习,以后去旅行的各位,你们看到的山是山?水还水吗?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