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xxx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教学设计标题: 结合网络培训所学与自己平时教学实际 自己定标题2016-12-04~ 2016-12-14

  • 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的思路教学设计:
  • 请本班参训教师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提交一篇教学设计(案例)。
  • 要求:
  • 1.撰写内容环节齐全、条理清晰、知识准确、设计严谨;
  •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 3.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 4.如果有与教学设计对应的课件,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本项为选择性提交项)
  • 5.如您有学科教学时的照片,可直接粘贴在文档里,一并提交;
  • 6.请在截止日期12月14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 7.全部教学过程的阐述要简明,要求表明具体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策略的主要内容,教学流程图的制作规范。教学过程提倡采用叙述与流程图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也可以用叙述和恰当的表格阐明。不能用完全预设的师生一问一答的对白式叙述;
  • 8.全文字数一般在3~5千字为宜。

  • 发布者 :张彦卫

    xxx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丁夕华    所属单位:涟水县第一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4    浏览数( 0 ) 【推荐】

    2单元 课时2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已学的铁、铜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学习铁、铜的新的化学性质;学会用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的不同价态相互转化的关系。

    (2)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Fe3+、Fe2+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体验自主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铁、铜及其化合物的使用对人类生产、生活及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Fe3+与Fe2+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Fe3+与Fe2+的相互转化。

    三、设计思路

    主要采用师生共同讨论、归纳知识与学生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回顾前面学习的知识来比较铜与铁性质上的异同,找出铁、铜反应后产物的不同与氧化剂强弱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以及Fe2+Fe3+的相互转化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铁三角”关系。

    四、教学过程

    播放古代的铁和铜制品(ppt23)

    【设问】古代的时候,人们已经知道利用铁和铜制作各种物品了。提起“铁”,大家对它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引导】虽然铁外表看起来是黑色的其实,纯铁是银白色的,质软的。

    【展示】一块铜片、一块铁片(用砂纸打磨过)、一小瓶铁粉。

    【提问】根据实物和我们生活中铁、铜的应用,归纳下铁铜的物理性质。

    【讨论投影】一.单质的物理性质:(ppt4)

     

    共同点

    不同点

    具有金属光泽,密度较大,熔点较高,易导电、导热

    纯净的单质铁为银白色,有良好的延展性,质地较软的固体,可被磁化

    铜具有与众不同的紫红色,质地较硬的固体

    【提问】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铁、铜与其他物质发生的一些反应,请你归纳一下这些反应。

    【投影】ppt5

    二.单质的化学性质:

     

          

           

    与非金属

    反应

     2Fe+3Cl22FeCl3

    3Fe+2O2Fe3O4

     Cu+Cl2CuCl2

    Cu+O2  2CuO

    与盐酸反应

     Fe+2HCl====FeCl2+H2

       不反应     

    与盐溶液

    反应

      Fe+CuSO4====CuSO4+Fe

      Cu+2AgNO3====Cu(NO3)2+2Ag

    【设问】分析铁和铜分别与盐酸、氯气等反应的实验现象和产物,你有何发现? 【引导】请同学们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思考:铁反应产物的化合价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结】ppt6

    1Fe、Cu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某些酸、非金属单质、某些盐溶液、某些还原剂等发生反应,在反应中充当还原剂。铜在反应中一般转化为+2价的铜的化合物,铁在反应中可以转化为+2和+3价的铁离子。

     2反应后的产物的价态与氧化剂的强弱有关,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如盐酸、硫酸铜溶液等)反应转化为亚铁的化合物,铁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如氯气、浓硝酸、稀硝酸溶液等)反应转化为铁的化合物。

    讲述】铁元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虽然人体中通常只含有35g铁元素,但铁元素在人体中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很高,患者吃什么药呢

    【图片展示】市售补血剂。(ppt7

    【提问】补血剂补充的是Fe2+还是Fe3+呢?怎么来检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要解决这个问题:Fe2+和Fe3+之间互相可以转化,怎样设计实验来证实? (ppt8)

    【讲述】提供下列试剂:铁粉、0.1mol·L-1 FeCl3溶液、0.1mol·L-1 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其它试剂和仪器

    【信息提示】Fe3+的检验:在含有Fe3+的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而在含有Fe2+的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不变色。化学上常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Fe3+ 。 反应方程式:Fe3+ + 3SCN-=Fe(SCN)3

    【要求】请大家自己设计探究步骤并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活动】 (ppt 910)

    探究步骤

    具体方案

    1.提出Fe2+Fe3+转化条件的猜想

    Fe2+Fe3+:加入氧化剂

    Fe3+Fe2+:加入还原剂

    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

    Fe2+Fe3+:加入新制的氯水

    Fe3+Fe2+:加入铁粉

    3.由学生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

    现象

    Fe2+Fe3+:取2支试管,各加入1 mL 0.1 mol·L-1FeCl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KSCN溶液,向另一支试管中,先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振荡试管,再向试管中加入3KSCN溶液。

     

    Fe3+Fe2+:取2支试管,各加入1 mL 0.1 mol·L-1FeCl3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KSCN溶液,向另一支试管中先加入少量铁粉,振荡试管,放置,再向试管中加入3KSCN溶液。

     

    4.形成结论

     

     

    板书】三、Fe2+和Fe3+的相互转化:(ppt11)

    Fe2+Fe3+:化合价升高,加入氧化剂, 例如:Cl2Br2HNO3O2

    Fe3+Fe2+:化合价降低,加入还原剂,例如:ZnFeCu

    【过渡】学习了铁的不同价态的相互转化, 现在我们来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补铁性药品中含什么离子?先来看下药品介绍。怎么检验?(ppt12

    【演示实验】把药品碾碎,加水溶解,滴加一滴KSCN溶液,再加入氯水。

    【追问】 1为什么与维生素C同服,会增加本品的吸收?

    2补铁性药品为什么要密封?

    【提问】实验室在配制Fe2+溶液时,为防止Fe2+被氧化,可加入什么?

    【讲述】在工业上用FeCl3溶液与铜反应可制作印刷电路板。

    【演示实验】用毛笔蘸取少量30%的FeCl3溶液,在铜片上画一个“+,放置片刻后,用少量水将铜片上的溶液冲到小烧杯中。

    【引导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请写出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设问】在Fe2+和Fe3+的转化关系中,如果再加入铁这种物质,形成一个“铁三角”。请设计这个三角转化关系。

    【师生活动】整理与归纳“铁三角”的转化关系。

    小结】“铁三角”(ppt13)

    【过渡】铁与铜的化合物不仅在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铁与铜的化合物与人体的健康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请大家来阅读教材P76的“铁及铜的化合物的应用”。归纳铁和铜的化合物有哪些用途呢?

    【板书】四.铁及铜的化合物的应用(ppt14)

    ① Fe2O3作颜料

    ②氯化铁、硫酸亚铁可作净水剂

     1.铁的化合物       ③作磁性材料

    ④维持生命的微量元素

    2.铜的化合物:铜盐可杀菌,CuSO4溶液杀灭寄生虫,治疗皮肤病

    【设问】既然铜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在民用建筑上,铺设水管时,最好应采用怎样的金属材料做水管呢?

    【巩固练习】(ppt15、16)

    1.能与Fe3+反应且能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   D   )

    A. NaOH          B. KSCN          C. FeCl2           D. Fe

    2.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立即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  )

          A.Fe3+       B. Fe2           C. Cu2+       D. Zn2+

    3.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 ,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C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 ①③        B. ③②       C. ③①        D. ①②③

    【结束语】铁和铜是两种古老的材料,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它们的性质有了基本的认识,它们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仍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业】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356789

     

    老师评语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环节齐全,有课件和补充练习题

    附件

    • 第2单元 课时2 PPT.ppt下载
    • 第2单元 课时2 补充习题.doc下载
    • 第2单元 课时2 教学设计.doc下载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