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 

教学设计:请参训教师结合培训课程所学内容,在下列三篇课文中选择一篇,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篇目:

七上《在阿加西阿斯教授的实验室》

八上《明天不封阳台》

九下《享受生活》

要求: 
1.
教学设计的环节完整,流程清晰; 

2.体现“以学为主”的课堂理念;突出学生活动的设计;

3.每一环节写明设计“设计意图”;

4.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5.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6.如果有与教学设计对应的课件,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本项为选择性提交项) 

7.如您有学科教学时的照片,可直接粘贴在文档里,一并提交;

8.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顾伟国

教学设计要求

提交者:学员王雷    所属单位:涟水县淮文学校初中部    提交时间: 2016-12-02    浏览数( 0 )

 

《享受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海伦·凯勒不向命运屈服,战胜残疾,享受健康人生,享受生活的非凡经历。

2.了解本文中作者对美的追求的情感,了解作者的审美感受。

3.学会在叙述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比较熟练地运用读书符号给文章作批注。

2.深入体会文章寄寓其中的较丰富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巩固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从关键句入手,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对绿的深深热爱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学时间预设:2分钟

1882年,一名女婴因发高烧差点丧命。她虽幸免于难,但发烧给她留下了后遗症——她再也看不见、听不见。因为听不见,她想讲话也变得很困难。这样,在她19个月时,变成了既盲又聋的孩子,她就是海伦·凯勒。

海伦并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不久她就开始利用其它的感官来探查这个世界了。七岁的时候她发明了60多种不同的手势,靠此和家里人交流。在她快到七岁生日时,家里便雇了一名家庭教师——安尼·沙利文。在安尼的悉心地教授下,海伦很快学会了用布莱叶盲文朗读和写作。还能读懂唇语。海伦证明自己是个出色的学者,190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她有惊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她还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上大学时她就写了《我的生命》。这使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有能力为自己购买一套住房。

她周游全国,不断地举行讲座。她的事迹为许多人著书立说。最终她声名显赫,应邀出国并受到外国大学和国王授予的荣誉。1932年,她成为英国皇家国立盲人学院的副校长。

听了我以上的介绍后,你能不能用一句话动情的介绍你所了解的作者?

二、自学成果展示    教学时间预设:2分钟

学生活动预设:

1.字词积累

驾驭(yù)       膂( lǚ )力        颠簸(bō)         哑(yǎ)然失笑
挚(zhì)友      侏( zhū)儒        消弭(mǐ        疲惫(pí bèī)

2. 重点字词解释

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义正词严:理由正当充足,言词严正有力。

教师活动预设:1.引导自学或检查课前预习情况。2.适时点拨精讲。

学生活动预设:1.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卡。2.学生成果展示并互相评价。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补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时间预设:5分钟

教师活动预设:

1.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虽患多种残疾,仍然以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享受生活,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美的追求。

2. 迅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11)主要写自己在体育运动和交际活动中获得的精神愉快。

第二部分(1218)主要写艺术享受,自己的精神文化追求。

第三部分(1920)写自己在孤独中学会了忘我,在忘我中寻找到了快乐。这是对以上的总结。

三、精读研讨 

教学时间预设:5分钟

教师活动预设:

1. 请你根据课文说说作者“触摸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有哪些方式?作为一个有很多缺陷的人,她为什么能享受到多姿多彩的生活?可以看出她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学生探讨后交流)

明确:田野漫步,户外运动,编织,玩纸牌,做游戏,浏览博物馆和艺术馆,欣赏歌剧等。最根本的原因是她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有拥抱生活的热情。(板书)

2. 品味语言:

(要求:反复诵读文中你喜欢的诗意盎然的句子,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明确:第2段:在划船的时候,她感受到水的阻力,能依靠嗅觉“辨别水草和睡莲以及岸上的灌木的气味来掌握方向”,她“喜欢同风浪搏斗”,通过驾驭小船体现自己的意志和膂力。而在划船中她也感受到了美,“仿佛看见了这照耀如同白昼的月光正在经过,我触摸到了她的衣裳……”这一段文字写得充满诗意,富有情调,表现出她的追求。

12段:海伦通过触摸雕像,感觉到人的爱与恨、勇敢和爱情,感觉到森林的秀美与自由……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她全身心地投入。她依靠通过勤奋获取的知识,借助丰富的想像,融入了自己的感情。           

 13段:写抚摸荷马雕像的感受。这是因为荷马是一位盲诗人,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其有共通之处。“我常以崇敬的心情抚摸他英俊而忧伤的面庞”,“我对他庄严的额上每一道皱纹都了如指掌——如同他生命的年轮,刻着忧患的印迹”,“我能充分了解他一生的遗憾”,这些话表现出对荷马遭遇黑暗的无限同情,因为她在触摸中,与荷马的命运追求有了心灵的沟通。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会说“我甚至怀疑,手对雕塑美的欣赏比眼睛更敏感”,“我以为触觉比视觉更能对曲线的节奏感体会入微”。

3. 如何理解第19节中作者说的“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明确:作者说“世界是美好的,甚至黑暗和沉寂也是如此”,可见,她不但正视现实,而且在世人认为不幸的人生中,寻找到了无穷无尽的快乐。“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一个残疾人的达观是自强不息。(学生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4. 在最后一段中,作者也真实而坦诚地向读者介绍另一种情绪,她用沉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孤独与寂寞,感受到的酸楚和痛苦,然而,“我的心仍然充满了热情”,因为“忘我就是快乐”。揣摩这段话表达的内容。(朗读课文同桌交流,讨论)

明确:作者热爱生命,热爱人生,同时把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把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爱奉献给他人,显示出宽广的胸襟,这也是作者能够享受人生,愉快一生的精神源泉。

四、拓展延伸

从海伦·凯勒的思想境界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试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和你的生活实际来谈谈你的启发。

1)要正确对待困难。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退缩,而要想方设法地克服困难,战胜了困难,也就赢得了人生。

2)要尽力地完成每一件事。做一件事坚持一天两天很容易,但天天做到却很难,因为这不仅需要恒心,还需要坚忍不拔的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不仅要做到上述两点,还要有做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如果我们能办到这些,就能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得到进步与提高。

3)要有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海伦在巨大的打击以及困难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使自己得到信心。

五、课的小结   

六、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享受生活

海伦·凯勒

                       勇气意志

            热爱生命    享受生活

                       自强不息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