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提交一篇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

 
要求: 
1.撰写内容条理清晰,知识准确、设计严谨; 
2.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如果有与教学设计对应的课件,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本项为选择性提交项) 
6.如您有学科教学时的照片,可直接粘贴在文档里,一并提交; 
7.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作者 :马玉芹

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提交一篇教学设计

2016-12-02提交者:学员宋毅浏览(1 )


汪士慎《题秋江独钓图》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清·王士禛(zhen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蓑、笠、扁舟、丝纶、樽酒、江秋等词意思。


2.理解诗句,熟读古诗;背诵、默写《题秋江独钓图》。


3.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2.体会《题秋江独钓图》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了解诗人


1.同学们听说过王士禛这个人吗?他是一位清代的大学者,他根据一幅画写出来了一首诗。投影出题秋江独钓图》。


2.板书:《题秋江独钓图》,学生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江上雪景)。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课题。使学生在课始时,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检查预习,读准诗句


1.出示全诗。


2.指名朗读,齐读。


3.解疑: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词了吗?


4.送词入诗说诗意。


5.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6.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整首诗。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学会课外预习,课堂上通过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及时表扬、肯定的方法进行激励,让学生树立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与自信。再通过质疑,为学生排除字词方面的拦路虎,以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诗句,为想象诗的意境,扫清障碍。】


(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四)写法迁移,描述诗境


1.古人云: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我们理解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还原成一幅画。好好读读,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把诗句中展现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吧。如果还能写出画面中人物的心情,那就更棒了。


请同学描述画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生动描述画面,例如:这是一位什么模样的渔翁,天气如何?再想象一下,河边长着什么样的植物,天空又是怎么样的情景?小组讨论一下。


接着,把班级同学分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然后,请同学们把书打开那一页,仔细看一下这幅图,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幅图。


2.写写诗句描绘的意境。


的前两句用了白描的手法,后两句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请同学用几个词概括词的意境,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想一下主人公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想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师总结,带领同学分析逐句分析,总结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


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实在精彩!细细品味,这些个“一”用得多么贴切又多么有情趣啊!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也就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3.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古人云:诗中有画。让学生在学习完这首诗后,积极鼓励学生结合画面,融进想象,将整首诗的意境描绘出来。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的体会,还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六、尝试运用,加深体会。


师:我们现在学古诗,一是为了了解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二是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三是学会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能力。出示


清代________的《题秋江独钓图》是一首_________诗,诗中体现作者那孤独寂寞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体现一人独钓的逍遥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古诗是中华瑰宝,身为中华儿女,不仅要会诵古诗,更应该要会运用古诗。因此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化消极积累为积极运用,实现古诗的活学活用。】


七、拓展学习,体会不同


1.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意境幽僻、情调凄寂的钓鱼诗。


出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江雪》。


2.指名读。说说你从哪体会到渔翁的孤独寂寞?


3.对比与《题秋江独钓图》与《江雪》异同。


4.齐读《江雪》。


5.小结。


6.回读《题秋江独钓图》。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有三度——深度、广度、温度,但是广度决定深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题秋江独钓图》中的渔翁形象,我设计了拓展阅读另一首独钓诗,让学生通过对两首诗的对比,进一步感悟渔翁,让渔翁的形象更加丰满。更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经历不同,诗人写作心境也不同,写出来的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相同。即言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


八、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默写《题秋江独钓图》。


2.描写垂钓的古诗非常多,搜集2首,读一读,背一背。


3.清初杰出诗人,被称为诗为一代宗匠王士禛,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搜集2首,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加强课内外的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