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要要求截止日期 : 2016-12-12

作业要求 :

请参训教师结合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提交一篇教学设计(教案)。

要求:

1.撰写内容条理清晰,知识准确、设计严谨;

2.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如果有与教学设计对应的课件,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本项为选择性提交项)

6.如您有学科教学时的照片,可直接粘贴在文档里,一并提交;

7.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鲁国富

教学设计要要求

提交者:学员贾影    所属单位:涟水县金城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提交时间: 2016-12-02    浏览数( 0 ) 【推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知识方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②能力方面:结合太平天国的形势图,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前后经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历史比较的学习法。

②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让学生学会列表归纳法。

③进行探索性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②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③ 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白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教学过程

太平天国运动

1  新课导入:新课引入:播放有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主题曲及同步显示歌词: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旗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播放结束后老师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这样的导入比较新颖,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促使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由此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促使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由此导入新课。

直接了当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2、问题探究

1.太平天国的兴起的原因

想想议议:同学们知道“官逼民反”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出示材料,指出:正是由于清政府加紧了对平民百姓的盘剥和压榨,从而造成社会阶级矛盾激化,人民开始起来反抗剥削和压迫。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南方大地上掀起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农民大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它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后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 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三)自然灾 害严重。

2)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大屏幕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请一位同学充当历史讲解员,按照示意图上所标明的太平军行军的路线,向同学们讲解太平军从金田向南京进军的情况。

同学们,下面由我向大家简要地介绍太平军进军南京的情况。它的大概路线是:(略)

提出问题: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是否就万事大吉,目的就达到了呢?

学生讨论后指出:不是的。一方面清军在南京郊外和扬州分别设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对天京形成包围之势;另一方面,远在北京的清朝中枢机构还在不断地调兵遣将,企图消灭太平天国。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要推翻清朝统治,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必须西征;要断决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必须西征。

用列表的方式整理太平军北伐、西征和东征的情况。请同学们填写。

(过渡)太平天国自定都天京后,通过多次大规模的军事斗争,巩固了天京的中心地位。太平天国一方面在外围积极进行军事斗争,另一方面在内部进行制度建设,不 断充实和完善太平天国政权。下面,我们看看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制度建设的。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A、《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与相关的课文,掌握它的原则、方法、理想,领会它的基本思想。

【过渡】: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 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 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2、评价:

【设问】: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 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原则,两组讨论方法,两组讨论环境条件)思考:你如何看待《天朝田亩制度》?⑴具有强烈的革命性:⑵局限性:

(过渡)太平天国除了在前期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外,在后期它还颁布了另一个治国方案——《资政新篇》。下面我们来学习《资政新篇》

B、《资政新篇》

学生阅读课文,明确内容及其评价指出:《资 政新篇》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太平天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 能够实行,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其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人也起了一定的启迪作用。

C、那么,我们把它的主要内容与《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对照,看两者之间有什么突出的不同。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过渡】: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

4)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A、天京事变

1、 从经济、政治、思想、组织四个方面讲解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然后图示讲解天京变乱的经过及其影响

【过渡】: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B、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

【设问】: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进行那些军事斗争?

C、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1856——1864):讲清过程: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

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可以作为补充内容)

【设问】: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 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 还是归于失败。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提示学生从领导力量、斗争对象等角度分析)

【过渡】: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所以与以往历次农民战争相比较,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有那些?

2,时代特点:

1)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2)一些领导入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

3)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

4)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 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其他国家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3、教训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无科学的理论武器,无法承担重任

3、课堂小结[来源:##]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然而,这一时期的农民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就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勇敢地 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进一步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巨大变化.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注意能够概括本科内容:

5、延伸新课

结合时代特征概述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

  

一、

直接了当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我把本课内容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第二部分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第三部分是从天京变乱到天京陷落。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首先,介绍洪秀全的个人经历,接着提问:他因科举不成功而造反,那么当时老百姓为何跟着他造反?进而过渡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然后用投影仪给学生看三则材料,和学生一起来分析运动爆发的原因。

其次,通过讲解法给学生讲解洪秀全发动起义前的准备工作: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拜上帝会的特点。

最后,教师在投影仪上出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通过地图逐步给学生分析: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三次战役→军事全盛的全过程,并重点分析“永安建制封王表”,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内部呈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并点出这为以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天京事变埋下了祸根。

说明: http://hiphotos.baidu.com/doc/pic/item/e7cd7b899e510fb3de464c8ede33c895d1430c4f.jpg   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然而,这一时期的农民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就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勇敢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进一步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巨大变化.

说明: http://hiphotos.baidu.com/doc/pic/item/e7cd7b899e510fb3de464c8ede33c895d1430c4f.jpg   课后习题

【探究题】1、这里“天下田”是谁的?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什么要求?从中得到的认识是什么?

参考答案:“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

要求:反映了农民阶级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的迫切要求。

认识: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他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2、学术界对太平天国及其领导人洪秀全的评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推动历史前进的爱国运动,洪秀全作为正面人物和农民革命家应予以肯定;另一种意见全面否定太平天国运动,认为洪秀全是一个“灾星”、“邪教主”、“暴君”。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呢?洪秀全在历史上究竟起过什么作用?

【参考思路】对于前一种观点教材中多有介绍;对于后一种观点,需要查找一些资料来加以解释。对洪秀全的错误,我们应当正视,但要从当时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苛求于前人。神化洪秀全固然是不对的,但鬼化洪秀全更加荒唐。因为那种把他贬斥为“邪教主”、“魔鬼”来全面否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观点,既违背了历史的真实,也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洪秀全伟大的农民革命领袖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结论。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