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请参训教师结合培训课程所学内容或联系个人教学实际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截止日期 : 2016-12-11

作业要求 :

要求: 
1.教学设计的环节完整,流程清晰,知识准确  

2.体现“以学为主”的课堂理念;突出学生活动的设计; 

3.每一环节写明设计“设计意图”; 

4.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5.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6.如果有与教学设计对应的课件,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本项为选择性提交项)  

7.如您有学科教学时的照片,可直接粘贴在文档里,一并提交; 

8.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作者 :张春红

请参训教师结合培训课程所学内容或联系个人教学实际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2016-12-02提交者:学员马跃波浏览(0 )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约3分钟) 
师:如果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6粒米,4号同学准备8粒米,5号同学准备10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米? 
学生回答后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该准备102粒米,大约5克重。 师:如果改成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8粒米,4号同学准备16粒米,5号同学准备32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米?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很多或能算出具体数目】 师:大家能否估计一下,51号同学该准备的米有多重? 

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所需准备的大米约重1.2亿吨。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指数函数的定义 
师:其实,在本章开头的问题2中,也有一个与xy2类似的关系式x
y073.1(20,xNx) 
⑴让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问题逐个给出):(约3分钟) 
①xy2(xN)和xy073.1(20,xNx)这两个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②它们能否构成函数? 
③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函数?如果不是,你能否根据该函数的特征给它起个恰当的名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学生对比已经学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发现xy2,xy073.1是一个新的函数模型,再让学生给这个新的函数命名,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 
师:如果可以用字母a代替其中的底数,那么上述两式就可以表示成xay的形式。自变量在指数位置,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指数函数。 
⑵让学生讨论并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约6分钟) 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 
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 ①若0a会有什么问题?(如2a,2
1
x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②若 会有什么问题?(对于0x ,xa都无意义) ③若 
又会怎么样?(
无论 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
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 且 . 
在这里要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 
【学情预设: ①若学生从教科书中已经看到指数函数的定义,教师可以问,为什么要求10aa,且;1a为什么不行? 
②若学生只给出xay,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一次函数(0,kbkxy)、
反比例函数(0,kx
k
y)、二次函数(0,2acbxaxy)中的限制条件, 思
考指数函数中底数的限制条件。】   
【设计意图 :①对指数函数中底数限制条件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一个函数应注意它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 
②讨论出10aa,且,也为下面研究性质时对底数的分类做准备。】 接下来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明确了指数函数的定义,能否写出一两个指数函数?教师也在黑板上写出一些解析式让学生判断,如xy32,xy23,xy2。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只是关注指数是否是变量,而不考虑其它的。】
⑴提出两个问题(约3分钟) 
①目前研究函数一般可以包括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研究指数函数时有明确的目标:函数三个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和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 
②研究函数(比如今天的指数函数)可以怎么研究?用什么方法、从什么角度研究? 
可以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从具体的函数入手(即底数取一些数值);当然也可以用列表法研究函数,只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函数用列表法不易得出此函数的性质,可见具体问题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研究才能事半功倍!还可以借助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知道图象法不是研究函数的唯一方法,由此引导学生可以从图象和解析式(包括列表)不同的角度对函数进行研究; 
②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有机渗透。】 
⑵分组活动,合作学习(约8分钟) 
师:好,下面我们就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指数函数进行研究。 ①让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从解析式的角度入手(不画图)研究指数函数,一组借助电脑通过几何画板的操作从图象的角度入手研究指数函数; 
②每一大组再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建议4人一小组);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