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2-10

作业要求 :小学六年级上册《草原》第一课时,字数不少于500字,如配有课件更好。

作者 :禹蕾

《草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2016-12-03提交者:学员狄金红浏览(3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教学重难点:

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到过草原吗?(学生回答)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草原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让学生初步感知)

二、检查预习

1.读生字词:

勾勒  骏马  无限  鞭子  疾驰  马蹄

奶茶  礼貌  拘束  举杯  摔跤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3.学生互相解词: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

   拘束:过分拘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4.走进作者。

舍(1899年~1966年),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剧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快速读文思考: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草原风光  喜迎远客   主客联欢

2.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

(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3.按照作者进入草原的顺序,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4.小声读课文,想象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5.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

四、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

1.出示阅读要求:

1)第一段话描写了草原上的哪些景物?用“△△”把景物的词划出来,展开想象。 

2)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

3)自由地、放声地朗读几遍,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2.出示: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师:这里的天有什么特点?

出示草原天空图片,感受其可爱。

3.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出示天涯碧草图片,欣赏。

4.出示: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师:这里把      比作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师:小丘有什么特点?用一个词语概括。(柔美)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此时,牛羊都(陶醉)其中了。不信你瞧(出示牛羊陶醉图片)

结合图片感受草原的美。

5.指导朗读,读出草原上的美。

6.练习背诵第1自然段。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了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这样的水土会养育怎样的儿女呢?作者仅仅只是和我们分享他见到的美景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

七、板书

                               草原

              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老师评语

1.简单实用易操作;2.梳理课文,解疑释难;3.介绍背景,初步阅读。

附件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