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的环节完整,流程清晰,知识准确  

2.体现“以学为主”的课堂理念,突出学生活动的设计,建议注明学生活动设计的意图;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 

5.字数不少于500字,如果有与教学设计对应的课件,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

6.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作者 :张得中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2016-12-04提交者:学员李艮仓浏览(0 )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道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2知道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3.会查密度表,比较各种固体、气体、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教学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盐水,石块,线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


2 出示小石块,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来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观察如图所示的量筒回答下列问题:


1)量筒的单位是什么?与立方厘米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2  量筒的最大刻度是多少





 
 
 
 
 
 
 
 
 
 
 
 




3  量筒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


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凸面平。)


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


总体积V2


③用V2V1,得到侍测因体的体积。


活动二、探究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和表格。


教师强调:这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学生实验操作、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




 
 
 
 
 


 
 
 
 
 


 

小石块的质量/g


 

 

水的体积/cm3


 

 

放入小石块后水与小石块的总体积/cm3


 

 

小石块的体积/cm3


 

 

小石块的密度/gcm-3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得出小石块的密度。


讨论交流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寻求实验的最佳方案。


活动三:阅读各种固体、气体、液体的密度,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记住常见物质的密度。


了解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利用这个性质可以鉴别一个物体是什么物质做的。


用公式m=rv可求出不便于直接称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


用公式v=

,可求出形状不规则的或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物体的体积。


(三)课堂小节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四)板书设计


§6.4密度知识的应用


一、量筒的使用


二、计算密度


三、计算体积


(五)教学反思



 



 

老师评语

附件

  • 密度应用教案.doc下载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