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提交一份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2-13

作业要求 :

请各位参训的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提交一篇教学设。

 要求:
    1.撰写的教学设计目标要明确,条理要清晰,环节要合理,知识要准确,设计要严谨。
    2.容必须原创,不能与研修作业相同。
    3.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
    4.如果有与教学设计对应的课件,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
 
    特别提醒: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王金霞

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孙春雷    所属单位:涟水县文成双语学校初中部    提交时间: 2016-12-05    浏览数( 0 )

 

课程名称

教育技术学

课时

1课时

课型

多媒体讲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原则

2.了解“以学为主”教学设计模式中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知道良构问题和非良构问题的概念以及区别。

过程方法目标

学会根据“以学为主”教学设计模式自己设计一个教学设计案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领会“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意义。

2.体会“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所占据的地位。

教学重点

1.“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原则

2.“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3.“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难点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模式的运用

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学生自主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和机械的记忆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研究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来帮助,即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帮助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去进行探究学习。

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

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三、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1.学习目标分析

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学习目标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主题包含在学生当前要学习的知识内容里,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即可得到达到教学目标的知识点,进而即可确定学习知识主题。

2.学习情境创设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强调学习情境的设计,强调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恢复其原来的丰富性、生动性,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的选择和

3.学习资源的设计

了解问题的背景与含义,建构自己的智力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学习者需要知道有关问题的详细信息,并需要学习必要的预备知识;

组织形式: 学习活动中心、或学习资源中心(关键是良好的目录索引、便捷的检索方法、多种形态的资源共存,非单一的资源中心);

主题网站的方式,通过超媒体链接而成的虚拟资源中心(良好的组织结构、便捷的检索功能、开放的资源空间,资源的利用者也是资源的建设者)

组合资源形态: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动画

丰富的资源集合:尽可能的收集与教学主题相关资源

4.提供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引扩充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与设备;

问题/任务表征工具

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

绩效(performance)支持工具

信息搜索工具

协同工作工具

管理与评价工具

5.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学习策略设计指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可以分为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和协作学习策略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协作学习策略设计辩论、竞争、伙伴、设计、问题解决、角色扮演。

    自主学习策略是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的作用;

常见自主学习策略:反思策略、支架策略、启发式策略、随机进入策略、学徒策略、抛锚策略、自我反馈策略、探索性策略、讨论策略、竞争策略、协同策略、伙伴策略、角色扮演策略、教练策略、建模策略

6.管理与帮助设计

教师职责: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

7.总结与强化练习

简明扼要的串讲,将学生知识系统化;

检测与练习可巩固所学知识,保证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8.教学评价

源于建构观的评价并不强调使用行为控制工具,而较多使用自我分析和元认知工具。

四、“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实例分析

 

作业设计

每人参照“以学为主”教学设计模式,设计一个“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课后反思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