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任务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

教学设计:请各位参训老师结合自己的任教年级与培训所学内容,设计一篇教案。

要求:

1.条理清晰,设计严谨。

2.内容需原创,不得抄袭。

3.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4.为方便批改,请直接内容复制到答题框内。

5.如需上传相应课件,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

6.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王义芹

作者 :王义芹

教学设计任务

2016-12-05提交者:学员成洁浏览(0 )

草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 自然段。
教学重点
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第一章,认识篇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 ,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 、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第二章,理解篇

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 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 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蒙的读音是“ měng ”,“好客中的读作.“hào ”同行中的读作“xíng” 似乎中的读作“s씓的最后一笔为点,”“不要多一点”“不要少一点。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第三章,深入篇

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 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使同学们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脉络,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第四章,感悟篇

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B“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G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第五章,展示篇

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3 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4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借助感性的画面内容 直观场境 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 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六章,升华篇

升华情感,滞留问题。
1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

老师评语

优秀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