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提交一篇教学设计或教案截止日期 : 2016-12-12

作业要求 :请各位参训的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提交一篇教学设计或教案。 要求: 1.撰写的教学设计目标要明确,条理要清晰,环节要合理,知识要准确,设计要严谨。 2.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3.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或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如果有与教学设计对应的课件,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本项为选择性提交项) 6.如您有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时的照片,可直接粘贴在文档里,一并提交; 7.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周爱菊

提交一篇教学设计或教案

提交者:学员张元    所属单位:涟水县小李集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05    浏览数( 0 )

【教材简析】本节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四大领域”中 “数的认识”一个重要知识点。由于是建立初步分数的概念,在设计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为依托,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设置“障碍”,激发学生内在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以采取自主、合作、交流的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此方式中获得分数的基础知识,形成认识简单分数的技能,以基本的生活体验来更新基本的思维方式。

【目标预设】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2、正确认识和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3、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4、会直观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

【教学难点知道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会直观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设计理念】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发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激发探索问题的积极性,进而主动去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思路】分为六个教学环节。一是以郊游所带用品出发,由能够进行分得整数个用品到不够分而出现疑惑,顺利过渡到“分数”,像1/2这样的数是分数;二是直观感知,初步认识;三是动手实践,理解1/2的意义;四是尝试迁移,认识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并比大小;五是巩固练习,更新知识框架;六是拓展延伸,丰富知识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分数

1、星期天,聪聪和明明一起去郊游,他们都准备了哪些呢?(课件出示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

如果每个人分得的东西一样多,你认为该怎么办?(板书:平均分)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结合学生口答,课件演示:每人2个)。(板书:2个)那2瓶矿泉水呢?(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现:每人1瓶)。(板书:1瓶)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全班一起说,自然引出“一半”。

3、每人分得一半应该怎么表示?请把你的想法表示在本子上。教师巡视。

4、成果展示。这个表示多少?一半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了。

5、刚才大家都认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课件演示分蛋糕的过程)。

那一半到底怎么表示呢?放在最后给大家看。展示1/2的正确写法。让学生介绍怎么知道的?并让学生指一指哪部分是这个蛋糕的1/2在哪儿?(引导学生,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

设计意图小学数学源自生活,学是为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并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点,易于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的过程让新知识和已习得的数学经验形成无缝的对接,从而为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奠定基础。即在生活实际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设置新的知识点,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实现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6、揭题课题:像1/2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分数。(板书: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简单的分数。(补充板书:认识简单的)    

二、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1、(课件演示)刚才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多少?(说完整,每份是蛋糕的1/2,出示课件:每份是它的1/2,有谁知道这个它是指什么?)让学生完整的说一遍。这一半用分数表示是什么?

(课件演示:出示分数  教师边演示边说:也就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 两份中的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

2、这一份是蛋糕的 EQ 1/2,那这一份呢?让学生试着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根据刚才我们分的过程说一说吗?同桌之间说一说。

3、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EQ 1/2。(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EQ 二分之一,写作 EQ 1/2。)

设计意图: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的,他因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的不同,学习的效果也就不同。由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是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和发展过程中,多媒体动态化、视觉化的方式呈现,易于激发学生已有的数学体验,形成知识情感的共鸣。

三、动手实践,理解的意义。

1、我们认识了1/2,下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的纸,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要求。(课件出示要求。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动手操作。)

2、4人一小组交流。然后全班学生作品展示。你是怎么做的呢?谁愿意带上你的作品给大家看一看?涂色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的多少?没有涂色部分又是这张纸的几分之一?哪些同学和这个同学一样的? (贴在黑板上)

 


(第三种情况要验证。这样的折法是不是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呢?有没有办法验证?剪开重合,)

3、深究:尽管折法不同,折法不同,表示1/2的形状也不同,但是都是这个长方形的1/2。为什么都是长方形的1/2?

引导学生说出:它们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张纸的1/2。(出示课件: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这张纸的1/2)

4、教学分数的写法、读法。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你知道1/2怎么写吗?(教师边说边板书)先写中间一短横,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了几份?(2份)所以在短横写下面写2,取其中的一份,最后在短横的上面写1。会写了吗,在自己的长方形纸上写出1/2。

(2)自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其实分数各部分还有自己的名称,想知道吗?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到98页自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在1/2这个分数中,这条短横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

(4)教学分数的读法。刚才我们读分数的时候,都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请一位同学大声地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合作是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重要渠道,通过折一折、想一想、说一说等方式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拓宽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加之老师的适时点拨,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定位。】

四、尝试迁移,认识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并比大小。

1、谈话:刚才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个蛋糕的1/2。

如果3个同学参加分蛋糕,这个蛋糕要平均分成几份?每人分得这个蛋糕的多少?4人呢?6人?8人?(板书:1/4  1/6  1/8)

2、大家一下说出来了这么多的分数,下面我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一个比赛,敢和老师挑战吗?听清要求。

介绍纸,拿出纸。老师提供了这么多纸,选择你喜欢的形状,折出要求的分数,每人折的分数不一样。男生折1/8,女生折1/4,我折1/2。

3、有谁和我选的一样,选圆?三种作品展示。让学生说表示的纸的多少?贴2个圆。

4、展示长方形纸的三种作品,三个分数按照顺序应该怎么排? 贴3个长方形。(板书)

5、刚才通过折不同的分数,观察一下,1/2和1/4比大小,是在同样大小的圆中比较的。1/8和1/2、1/4比大小是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中比较的。只有在同样大小图形中,我们才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6、从左往右看你能发现什么?从右往左看呢?

让学生体会:对于同一个物体或同一个图形,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多。(尽量让学生说)

设计意图:迁移简言之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将问题迁移至新的生长点,拓宽认识的范围,进一步去理解和内化分数的含义。】

五、巩固练习,更新知识框架。

1、看来我们已经认识分数了,下面请你用分数来表示一些图形的涂色部分?P99第1题。自己选一个分数说说表示的意思。

2、继续看,哪些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4来表示?P99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并全班交流。

(1)2、4两幅图,同是一个圆,都分成了四份,为什么第四个的涂色部分不能用1/4表示呢?

(2)2、3两幅图,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3、“想想做做”第3题。

(1)把整张纸条全部涂色,可以用数“1”表示。学生估计下面两张纸条中的涂色部分各用几分之一表示。(课件演示)

(2)交流估计结果及估计策略。

(3)整体观察,初步渗透“几分之一”和“1”的联系。

(4)想像拓展:如果继续往下平均分,还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份的分数将会怎样?

4、生活中的分数。(课件演示)

(1)欣赏生活中的图片,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2)《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各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学生估计,并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巩固是学生在提炼以获取知识的内涵的同时形成一定技能的有效途径,设计一组练习题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是反馈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同时将书本的内容与生活的数学相结合,构成一个生活数学化,数学在生活中的模式。】

六、拓展延伸,丰富知识内涵

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这些看似简单的分数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还将学到更多有关分数的知识。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今天认识了简单的分数,回家后在网上查找有关的分数资料,明天我们一起来交流。

设计意图:归纳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易于提炼知识的内涵,加深对课堂学习重点内容的理解,同时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向课外拓展延伸,从而形成立体式的知识框架。也为学生养成学习和运用数学的习惯,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奠定基础。】

 

 

 

【附板书设计 

认识简单的分数

2个  1瓶

……分 

 

 1

……分数线

 

——

……分 

 

2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