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2-14

作业要求 : 

教学设计:请参训教师结合培训课程所学内容,在下列三篇课文中选择一篇,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篇目:

七上《天上的街市》

八上《明天不封阳台》

九下《囚绿记》

要求: 
1.
教学设计的环节完整,流程清晰; 

2.体现“以学为主”的课堂理念;突出学生活动的设计;

3.每一环节写明设计“设计意图”;

4.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5.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6.如果有与教学设计对应的课件,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本项为选择性提交项) 

7.如您有学科教学时的照片,可直接粘贴在文档里,一并提交;

8.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作者 :薛林

教学设计

2016-12-06提交者:学员刘蓉浏览(0 )

七年级语文 上册第四单元

《夏》

涟水县成集学校   刘蓉223400

一、 教材简析

 《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新短小又内涵丰富。作者梁衡多年驻在黄河流域,亲身感受了这里的夏,他把黄土地之夏作文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观照物,有着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而上的寓意。本文文题简洁明了,蕴含着作者对夏天的独特感受,流露出对夏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疏通文意,在正确的散文朗读方法指导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夏天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贴切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学会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严谨的结构来组织写景散文,并能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提高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阅读与分析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想象用心感悟梁衡笔下夏的特点,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

四、设计理念

通过课件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入主题,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选取部分进行阅读分析,剩余部分交予学生协作完成。实现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统一,充分调动显示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设想

《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内涵丰富。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思路和对比等手法的表达作用,引导学生在独立揣摩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让学生学的广些、深些,使他们在阅读中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年四季,各有不同。哪位同学愿意说说,在一年四季中,你喜欢哪个季节?不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学生说,并简述理由】你们知道老师最不喜欢哪个季节吗?夏天!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感觉夏天太热太闷!然而在作者梁衡的眼里,夏天别有一番风味。那么他眼里的夏天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追随作者的目光去欣赏一下夏的美丽吧。【播放课件中的夏景图,首先从视觉上让学生感受作者眼中夏的特点。】

(二)倾听夏之声

阅读优美的散文犹如欣赏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下面我们来听一听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描绘夏天的。听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在作者的眼里,夏天有什么特点?

【课件明确:紧张 热烈 急促    板书:紧张   热烈    急促】

(三)欣赏夏之美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用心体会,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夏的特点的语句,从不同角度进行品读赏析并把你的独特感受写在书上。【可以从词语、修辞、感官等角度赏析。】

2、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老师巡视,提供支持与帮助。学生合作学习,各抒己见。】

【课件出示佳句赏析】

(1):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板书:景美】

——采用拟人的手法,用夸张的语言生动形象写出了麦浪翻滚的热烈程度和磅礴气势。“扑打”不仅描写了景物的动态,而且描写了场面十分辽阔壮观。“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2):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   “挑”、“举”、“匍匐”换成“长”好不好?

 “挑”、让读者感受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举”写出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匍匐”写尽了瓜秧淘气的腰肢抖动,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它们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来表现夏天的旺盛活力。

(3):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有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板书:人勤】

【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句式的特点:短小,体现节奏快。】

a 、侧面描写:“……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b 、两方面来写夏:白天到夜里及整个夏天

c 、多用短句,整散结合。如连用四个“快”,突出了农活的繁忙和农民劳动的紧张。

(四)、感悟夏之情

1、“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课件明确:对夏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热爱、赞美夏天】

2、体会文末“黄金”的含义?

【课件明确:指熟透的麦子的颜色也突出了夏的价值。】

3、历代文人多写春、秋,而极少写夏天,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夏天呢?夏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

【课件明确:“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与“苦涩的汗水”进行对比,强调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板书:热爱、赞美劳动人民】 

4、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农民辛勤劳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夏天、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赞美。                         

(五)、拓展“夏”天地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同样写夏天,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课件出示】

    【课件明确:诗人笔下,尽管赤日炎炎,可是我们丝毫没有感觉到暑气逼人,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水面涟漪,蔷薇花香,沁人心脾,这幽静的景致,鲜艳的色彩,醉人的芳香,表现悠闲自在的诗人的闲适的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六)、描绘夏之景

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心中的夏天,表达你对夏的独特感受。

七、小结课文

    夏天是金黄的,它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而同学们正处于人生的夏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人生呢?我们也应该用紧张、热烈、急促的青春旋律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板书设计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