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作业标题 :从苏科版七上、八上、九上中任选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2-13

作业要求 :

教学设计的思路:请参训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及培训课程所学内容,提交一篇教学设计。

要求:1.从苏科版七上、八上、九上中任选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2.撰写内容条例清晰,知识准确、设计严谨;3.字数不少于600字;4.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抄袭,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5.为方便批改,教学设计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超过20分钟);6.如果有与教学设计对应的课件,可以以附件形式提交(本项为选择性提交项);7.如您有学科教学时的照片,可直接粘贴在文档里,一并提交;8.请在1213日前提交,否则无法提交批阅。

附: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有: 1[课题(学科和年级)] 2[教材简解] 3[目标预设] 4[重点、难点]

                                                          5[设计理念] 6[设计思路] 7[教学过程]

发布者 :汪祝东

从苏科版七上、八上、九上中任选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刘大跃    所属单位:涟水县力帆光彩学校初中部    提交时间: 2016-12-06    浏览数( 0 ) 【推荐】



一次函数的应用(1)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说明



   从实际问题出发,突出数学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由浅入深,体现教学的层次性、梯度性。小组合作探究,体现学习的合作性、快乐性。



二、教学分析:



本节所学的内容是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本课时内容在中考中是常见的题型,并且在生活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更进一步的理解一次函数,还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刚接触一次函数,学起来会感到有些吃力,所以本节内容必须由浅入深,让学生觉得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并不难,对后面利用图形去解决问题增加了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



  技能目标:学生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难点: 理解题目,并且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容量;



            2、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采用兵教兵,帮助理解。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一辆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35km后,驶入高速公路,然后以105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当这辆汽车的里程表显示本次出行行驶175km时,你能说出它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多长时间?



   你能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设计意图:以书上例题引入,本题的解法较多,学生既可以用初一学过的方程去解决,也可以用小学学过的算术去解决,体现了数学的综合性。】



 



除了以上的几种方法,你能用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来解决么?



 



  2、新授课:



  



   现在,用skm)表示这辆车本次行驶路程,用t(h)表示它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时间 。





 
  
  
  
  
  
  
  
  
  
  
  
  
 
 
 
  
  
 




 
 

 
  
  


   
    
   
  

    

    

普通公路


    

    

  

 
  
  
   
    
   
  

    

    

高速公路


    

    

  

 
  
  
   
    
   
  

    

    

35 km


    

    

  

 
  
  
   
    
   
  

    

    

105t km


    

    

  

 
  
  
   
    
   
  

    

    

s km


    

    

  

 


 
  
  
   
    
   
  

    

    

行驶路程


    

    

  







用线形图来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画线形图,尤其是前面普通公路部分相当于一条线段高速公路部分用一条射线表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定量与变量,从而可以准确的找到两个变量间的等量关系】



 



 找等量关系,列函数关系式:S=105t35



  行驶175 km 相当于变量s的值,此题相当于已知st的值。



  活动:请你出一个类似的题目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指的是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当已知其中一个变量值时,可以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3、典型例题





1、某风景区集体门票收费标准是20人以内(含20人)每人25元,超过20人的部分,每人10元。



1)写出应收门票费y ()与游览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用(1)中的函数关系式计算某班54名学生去风景区游览时,购买门票共花了多少钱?



3)若购买门票共花了2000元钱,则该旅游团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本题设计的是一个分段函数,分段函数在中考中是常考的题型。让学生感受到,当自变量取不同的范围时,对应的可能是不同的函数关系式。】











2海拔高度每上升1千米,温度下降6℃,某时刻,某地面的温度为20℃,设高出地面x千米处的温度为y(℃)。



(1)    写出温度为y(℃)与高出地面x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已知益阳碧云峰就在此处它高出地面约500米,求这时山顶的大约温度。



(3)    此刻,有一架飞机飞过益阳上空,若机舱内仪表显示飞机外面的温度为-346℃,则飞机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多少千米?









活动:一名学生板演,一名学生上去批改,批改完后学生小组讨论,由批改的学生对此题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对前面两个例题的巩固,通过活动调节课堂学习气氛,并且兵教兵使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再一次得到了学习的机会】



  4当堂巩固





 1某市电话的月租费是20元,可打60次免费电话(每次3分钟),超过60次后,超过部分每次0.13元。



1)写出每月电话费y ()与通话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分别求出月通话50次、100次的电话费;



3)如果某月的电话费是27.8元,求该月通话的次数。









2、春游同学拍摄了很多照片,用了三卷胶卷。结束后,冲洗三卷胶卷并根据同学们的需要加印照片。已知冲洗胶卷的价格是3/卷,加印100张以内,0.5/张;加印超过100张可进行优惠,前100张按0.5/张收费,超过部分按0.4/张收费。



(1)试写出冲印合计的费用y(元)与加印张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去的6名同学每人加印10张,则冲印共需多少钱?如果共加印150张,则冲印共需多少钱?



3)活动结束后老师结余99元,那么冲洗胶卷后还可以加印照片多少张?









设计意图: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通过检测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所以本节课最后留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当堂巩固,学生完成后交给小组长,等待老师批阅









七、板书设计:








 
  
  


   
    
   
  

    

    

§5.4一次函数的应用(1


    

    

  













 1、用一次函数解决   引入:              1           2



  问题的一般步骤



 



 



 2、注意点:













 







八、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学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能够更深的了解一次函数,其中课堂的引入比较吸引,因为解决题目的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用初一的知识学习,也可以用小学的知识来解决。其次,设计的活动更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

最新教学设计

推荐教学设计

热门教学设计

热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