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雾凇教学设计

  发布者:陈芹芹    所属单位:泗洪县瑶沟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7-03-20    浏览数( -)

 

《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泗洪县瑶沟中心小学   陈芹芹

为了培养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欣赏、体会大自然神奇美丽的童心,让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带着快乐游览祖国美景。于是我做了如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语“奇观、赞叹”等情感。

2、通过细读,抓住奇特的环境,奇特的温度变化,奇特的形成,了解雾凇。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文字的描述想象看到雾凇细节景观,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点:

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体会雾凇的奇观

教学难点:

用上一组词语来描述你眼前的雾凇

教学用具:

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用文中词激趣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初步认识“雾凇”今天老师带同学们真正了解“雾凇”从热脑运动开始。

1、用“雾、幕”扩词

2、用“笼罩、模糊、渐渐地”各说一句话

此处学生在热脑运动时,打开大脑思维,对学习充满了信心,老师也能够检测学生的学情。

二、用文中句体会雾凇形成过程

吉林雾凇是闻名全国,并称之奇观,你们认为如何?(这一质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感受体会这一景观,孩子们会带着我去浏览。)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大声朗读课文,老师和学生一起朗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2、随机交流分三块

学生交流特殊的地理环境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是呀,在我们这里能形成雾凇吗?原来是这样,它们有特殊的地理环境,是雾凇形成的首要原因。大家会读书,也让老师对雾凇有个小明白。另有学生迫不及待举起了手:

‚学生交流特殊的温度变化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原来雾凇形成还需要温度呢,前后变化多大呀?原来相差34摄氏度,真是奇特呀,这温度变化谁来读读,谁能读得让老师感觉雾凇就在咱们身边?指导“雾、幕”写法,撇要开、捺要放。又有同学举手了。

(联系生活实际,生在读中体会被雾气包围时,那朦胧、模糊之美呀。温度变化之大呀。)

ƒ学生交流雾凇形成之美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雾凇奇观是这样,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镀、最初、逐渐、最后,才形成的。老师是彻底知道雾凇地形成了,谁能用上这几个词语再把雾凇描述一下,眼睛闭上,让老师也来说说,你们想啊,看到的景象。

(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两句话,学生交流)

老师我看到了晶莹洁白的雾凇,到处都是,我站在白色的世界里了。老师我也看到了,一根根米线,我在当中捉迷藏呢……

(此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情感的迁移和注入,在学习中习得,也是学生学有所获。老师是聆听者和评价者)

那我们再来听听作者是如何赞叹的: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男生读、女生读,齐读这个自然段。

是呀,作者引用诗人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赞美吉林雾凇的奇观,当知不愧。

三、简洁总结,智慧拓展

同学们雾凇看过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处处有奇观,处处有发现,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小露珠是怎么形成的呢?请用上“慢慢地、轻轻地、先、接着、最后等词语描述。

我们大泗洪可美啦,大湿地,荷之县,请大家拿出笔来写,夏季大泗洪的荷花奇观。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