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园)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园)本实践或实验,提交1份个人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17-03-022017-03-19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园)本实践或实验,提交1份个人研修成果。成果可以以论文形式、实验方案形式、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

发布者 :孙成余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园)本实践或实验,提交1份个人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晁向春    所属单位:卢集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3-14 21:53:04    浏览数( 0 )

 

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初中生提高阅读题解题能力

  要:针对当前初中阶段学生在语文练习中存在的一些阅读困难现象,结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参照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作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力求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初中生提高阅读解题能力

关键词:生活教育 初中生阅读题 解题 能力

阅读鉴赏能力是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但教学中我们发现,初中生中每届都有很多人由于阅读鉴赏能力低下,导致语文学习困扰,心情烦忧,进而厌弃语文学习的情况。校语文教研组调查研究后认为学生审题能力低下是阅读题解题能力较低的重要原因。

2014年某市语文初中二年级期中质量抽测中,有些同学在解答问题时出现如下错误:“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一题中就没看清楚“文中”这个限制词。虽然同学们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了不少句子,但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故不能得分。又如对“就文章内容提一个你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然后写下自己简单的回答。”这一题审题不清,没有理解到是“就文章内容自己提一个问题”,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问题: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回答自然也是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在试卷中还有类似的审题错误。

一、产生阅读困难的原因

以上现象,是班内很多孩子的通病,而平时阅读教学并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学生自己做阅读题时,就有如此的表现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孩子们对文字阅读产生了畏惧感。

1.孩子们独立阅读的机会几乎为零,没有阅读的兴趣,对阅读产生畏难情绪。

纵观我们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小学一至四年级的老师在教材内容多,试卷题型以记字、积累背诵为主,只要抓住题型让学生死记硬背就能取得高分的情况下,是抱着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急功近利的态度。而且很多老师都认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不能立竿见影的,周期性太长了,等到见效时学生已到高年级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家庭的因素很重要,如老师布置了预习,可学生要找的资料找不到,家长又没有辅导能力,预习就等于没有做。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阅读,就那么几个学生回答,只会浪费讲课的时间,完成不了任务,所以课堂上就会出现自话自说的“满堂灌”或机械枯燥的"满堂练"的现象。

阅读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这种习惯应该从学习的起步阶段就开始培养。可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应用和推广,有越来越多的儿童节目吸引最孩子的眼球;各种动画片、游戏层出不穷,更新快,让人目不暇接。许多学生对阅读文字没有兴趣,他们怕动脑子,认为只要记下老师对课后练习题的答案考试就可以了,没有形成独立阅读的习惯,等到考试时才有机会独立阅读。实践机会少,容易出错,就会怕做阅读题,越怕就越错,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许多学生很怕独自完成阅读问题。一旦阅读就莫名紧张,精神无法集中,正常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挥,视觉加工过程策略有缺陷,分析和排列次序策略也有缺陷,干扰了理解及信息加工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文字阅读产生恐惧症,看见阅读就产生放弃的念头。

等到小学五六年级的老师接手发现这些现象时,积重难返,想纠正学生的阅读习惯时也觉得力不从心了。于是,他们为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分数保底,也采取紧抓死背的知识,放弃对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了。这样一来,初一学生的阅读困难就越来越严重。

2.学生阅读能力受自己的语言、思维、表达的习惯和接受能力的制约,导致“阅读浮躁症”。这些学生普遍使用我们当地方言进行日常的交流,语感较差,阅读速度慢。他们上课不专心,思维速度迟缓,学习成绩差。老师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时,学生受本身语言习惯和接受能力的制约,对普通话的教学语言的理解很有限,因此对老师教的阅读方法就无法消化,只能一知半解,当他自己独立审题时就会有走马观花式阅读:一目十行地略读、潦潦草草地感知、泛泛而谈地解析。无法运用方法去阅读文章,去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以明确答题的要求,注意的中心放在了不适当的地方。

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对策

与时俱进,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树立“大语文”观念,开创课外阅读的新天地。由此让我们明白了课外阅读,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它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最后让我们用陶行知先生的话,即“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来勉励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在建构阅读新理念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主导作用,让一切的知识为我所用,做学习的小主人。

针对目前我们城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畏惧阅读的“文字恐惧症”,学校和语文老师要将其作为一种严重的教育危机看待。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方法去救治学生的“文字恐惧症”,我们语文教师更要主动勇挑重担!要真正地从初一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为他们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工作,而非以分数为指向的语文教学。这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关键。针对初一学生的阅读困难现象,我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

1.抓好教学常规,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由于初一学生刚入初中,不从现在打好阅读基础,而指望其他年级的老师来补救是一件极其不负责任的事情。与其抱怨小学老师,等待初二、三老师,不如立刻行动。于是,我利用语文课本,先抓学生的预习,专门进行预习方法的教学,检测预习的成效。在上课时屏弃抄标准答案的习惯,扶着学生去半独立阅读,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发表阅读见解,适时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逐渐形成学生的阅读技能。

要将孩子们的视线从读图拉回到阅读上来,我认为除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外,有时甚至可以采用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比如说阅读作业,用作业形式去约束学生,“逼”学生独立阅读。我设计了“每周阅读加油站”表格(略),让学生每周都把课外阅读当成任务。对于这个阅读作业,刚开始时我鼓励学生先读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书,读那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书,阅读作业主要以摘抄为主,让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做了几周后,我又提升阅读作业的难度,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提升阅读的质量,让学生自己决定要不要升级,把阅读的动力从外因变成内。最后再以“一图双文”等形式指定相同的阅读内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写见解,扩展思维。完成这个作业还要发挥家庭和集体的力量,父母评价、小组交流、班内交流,让家长参与到亲子阅读中,关注孩子的阅读。学生之间则互助互促,共同进步。同时,我也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除要求他们完成指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外,可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消除学生对阅读的畏难情绪。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态度决定一切”。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发阅读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阅读困难学生的内在动力,是转化的切入点。因此我借助课文进行示范朗读,那动人的情节、优美的语言,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学生个个听得如痴如醉,即使平时最活泼调皮的孩子,也融入了课堂之中,学生就会产生了模仿读的愿望,当学生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尽管如何不成熟,教师都应该给予激励,使学生从成功中获得自信心,慢慢就会读出点“味”来,会越读越爱读。慢慢地,阅读的畏难情绪就会慢慢消失了。

3.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阅读,并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唯一目的。指导学生将语文课内学来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使方法经学生的熟练操作跃升为阅读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展示自己阅读收集到的信息的机会,这样会有利于学生阅读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我在班内开展“每天5分钟新闻发布官”活动,让学生按学号轮流上台说新闻,要求学生不能照读,要脱稿讲,其他学生可在其讲完后提问。讲新闻的同学就像新闻发言人一样要回答,锻炼学生提炼阅读信息的能力。进行阅读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做成语研究报告,开展汇报展示。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高,每人都大量地阅读成语故事,积累了大量的成语资料,并进行了成语的各种归类,写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每周做“阅读加油站”的作业,发现见解特别的,不管是一句话还是一篇文章,我都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请他们在课堂上读出来与全班同学分享,或张贴在宣传栏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兴趣。长此以往,阅读方法经学生的熟练操作就会跃升为阅读技能,成为学生终身的能力。

4.针对阅读困难生还要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

阅读困难生一般都是学习困难生,字词不过关,学习不自觉,这就需要教师的个别辅导了。教师提供符合他们阅读能力的材料,由浅到深地扶着他们阅读,及时找出孩子的思维理解出错之处强化根治,并为他们的一点一滴喝彩,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阅读策略,慢慢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对于这些困难生,开始提的要求不高,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实在不行,就让他们把看的这篇文章的题目写上,只写一句话就行。第二天再要求他们看同一篇文章,将文章内容再多写两句话就行。以此类推,看上一个月就可以加深理解。这种改变“一次性阅读”,讲究一个“熟”字的方法对阅读困难生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学生的阅读困难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内因和外因,认知体验情况、认知监控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但只要我们重视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的教学,创造环境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就一定会使更多的学生爱阅读,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承芳等《汉语阅读困难学生认知特征研究》《心理学报》1999,第31卷,第1期。

2.舒芝、孟祥华、周林晓《汉语阅读初探--来自阅读困难学生的统计数据》。

注释脚注《中国教育改造》 上海亚东图书馆 1928 4月初版本

朱世赫参考文献要写明作者(主编、译者)、篇目(书名)、报刊名称及日期或期次(出版社及出版年份)、页码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3-21 11:10:04

附件

  • 初一学生阅读困难现象分析与教学对策1.doc 下载

校(园)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园)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园)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园)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园)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