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几点反思

  发布者:罗鹏    所属单位:仁寿县文宫中学    发布时间:2017-04-08    浏览数( -)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有变化的一类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三大基本反应之一(还有两个为(路易斯)酸碱反应和自由基反应)。自然界中的燃烧,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电池,金属冶炼,火箭发射等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息息相关。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是学好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如何使概念理论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是值得每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深思的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知识理论性很强,高中教师要想上好这节课,首先自己要弄清楚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这句话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反对,大家觉得作为教师,不至于连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还弄不清楚,实际上很多教师在上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知识时,部分教师凭着经验,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存在问题的。例如,氧化还原本质是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人教版教材分别以NaCl2反应与H2Cl2反应来解释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有的老师在解释H2Cl2反应过程中氢原子和氯原子形成HCl分子时没有电子的得失,两者各拿出一个电子,组成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发生了偏移,偏向氯原子,偏离氢原子,部分教师在这里给学生解释电子对偏移的原因时,从氯原子和氢原子的质子数出发,阐述为氯原子质子数目多,吸引电子对能力对强,还有教师理解的是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多,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这些解释都是无厘头的,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能力的强弱是由元素的电负性决定,电负性综合考虑了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首先由莱纳斯·卡尔·鲍林于1932年引入电负性的概念,用来表示两个不同原子间形成化学键时吸引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是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共用电子的能力。还有部分教师在氧化还原反应教授过程中会很注重口诀,让学生反复记忆口诀,学生通过背诵,大多朗朗上口,老师觉得很有成就,这严重的违背了化学学科的思想,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教授分析的方法,分别从宏观、微观层面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其次,教师还要对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比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差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广度。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应用几个方面,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如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中的电化学和金属冶炼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应用的实例。在必修一教材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重心放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方面,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预测、设计实验研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内化,纳入学生的长时记忆系统。此外,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内容有所减少,删减了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定及方程式的配平。共有的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单双线桥的表示方法。新课程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要求降低了,新教材中虽然呈现了单双线桥,但不作为技能性的要求。鲁科版教材将单双线桥放在了知识支持中,相当于介绍一种表示方式;人教版教材中基本上没有提单双线桥这个名词术语,只是在写出的反应中用单双线桥进行了表示。本人觉得在新课的讲授中应该将单双线桥作为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原理学习的一个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电子转移、电子转移过程中的得与失相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内化概念,若有需要可以在元素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在这个地方需要在方法上讲授,但是个人觉得不宜讲的过得过难,较难的方程式配平可以放到习题以及后面的学习中来处理,避免给学生学习造成过大的压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有的比较方法可以放到元素化学及元素周期律学习时进行讲授,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如若在这个地方一步到位的将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教授给学生,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没有理解,只是单纯的记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以及化学学科思想的建立。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