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

2017-02-23  发布者:侯守明  浏览数( -)

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各国经济和文化已融为一体,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单单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教育模式已成为过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创新精神等德育素养才是新课程标准的终极目标。同时,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主要是在学校中形成的,而传授这一切的人正是教师,我们应该本着育人为主,知识为辅的教学方针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新一代的优秀接班人。为此,根据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问题,从其自身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1在物理课堂上学生德育与智育同时发展

传统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中,物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占据主要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笔者认为这很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新的《初中物理教学标准》规定了新的三维目标:即技能与知识,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总的来说德育教育借助相应的材料与措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完美的道德品质。这三个方面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一边发挥物理知识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一边总结教学中的德育实例以及经验。以经验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实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将德育教育进行到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智育因素,同时也使他们的德育素养得到升华,从而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介绍我国在物理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1 以古代物理学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课本上的物理单位和定律有许多都是以外国人的名字命名,有的学生会对此感到自卑,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方面的卓越贡献,比如指南针、电磁现象等等。追溯到更古老以前,战国时期的《淮南子》一书中曾提到“磁石召铁”。1086年,北宋科学家沈括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其中详细的记载了人工指南针的制造方法,这也是磁偏角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书中出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了“原子论”、“五行说”、“元气说”等,这说明他们很早就已经探讨了自然界的物质本质。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水平,从而增强了自信心与优越感。但是学生心中又有了疑问,是什么原因使中国近代物理落后于国外呢?这是由于清朝实行了闭关政策,使中国脱离了世界这个大家庭,更无法与外界进行知识与学术的交流,自我封闭不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更扼杀了成千上万的人才,才导致了我国现如今科学技术落后的现状。新一代的青少年都热血沸腾,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积极的爱国主义热情。

2.2 以现代物理学成就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物理学方面有了飞一般的突破,目前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例如青藏铁路的建设、超导技术等都是物理学获得突破的真实折射。在此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们讲一些我国现代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他成为了一流的火箭专家,成为世界上都少有的稀世奇才,然而他却拒接了美国的邀请,历尽千辛万苦偷渡回国,把毕生的时间和心血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导弹事业;秉穹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在卢沟桥炮声响起之际,他以报国之志赴欧洲,在经过了数年的精心钻研后于1948年回国,从此全身心的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研究中;赵九章出生于中国浙江,是著名的空中物理学家,他十分注重气象学的现代化研究,为了弥补中国在气象学方面的空白,他夜以继日地忙碌着,终于在“两弹一星”的研究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支持这些科学家取得这些卓越成就的不仅仅是他们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满腔的爱国热情。不知不觉,这些思想意识就会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3在课外物理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从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许多招聘单位已从原来的注重专业,转变成现在的注重品质,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团队意识。而对现阶段的学生而言,独生子女占据绝大多数,他们从小就把自己与同龄的孩子分隔在了不同的世界,从而缺少一定的分享与写协作意识。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在进行日常知识传授的同时,应努力改变这一现状。例如组织物理小组知识竞赛活动,活动必须以小组为单位才能参赛。比赛的内容要求与课本上的知识息息相关,如自行车上的力学等。在具体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分工合作,有的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去人群中调查采访,有的负责汇总数据,有的负责绘画图纸。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将自行车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全部挖掘了出来。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扩展孩子们的物理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中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相应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正确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形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要注重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还应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智力与情感。同时,还应对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切实促进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