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状况及问题分析

发布者:史玉玲     发布时间:2017-02-23 浏览数( 0)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状况及问题分析 《普通高级中学英讲课程标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都对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由于英语是第二语言,受教育者生活中缺乏该语言环境,要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达到昕要求的水准较之“听、说、读”更有难度。所以,它仍是目前外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尽管随着教材的改进,写作教学已列入每单元的一个内容.但由于它本身的特殊性,这项教学内容的实施并没有其他教学环节顺利。 首先,从教师方面说,在英语写作的教学中存在着下列误区: 1.理论上忽略了听、说、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部分教师未真正理解或缺乏对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内在联系的理论指导,孤立地进行某一项能力的培养,四者不能融为一体。 2.信息上注重输入,忽略提取。教学上如果一味强调听、读的输入,而忽略了说和写信息的提取,所习得的语言信息则成为一潭死水,语言组织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受到了限制。 3.表达上只注重句法,忽略章法。许多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和批改作业中只把注意力放在几个短语、句法结构的正确性上,而忽略了从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及语言组织和运用的思维训练,也就忽视了外语能力素质的培养。 4.指导上实行“包办”,忽视点拨。学生对写作练习普遍存在畏难情绪,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不作进一步的考究和改正。这样,部分老师出于“好心”,或为保险起见,想给学生更明确的更正。这样的“包办”正中学生的下怀,助长他们懒惰习惯的形成,致使学生丧失思考、推敲、更正、重组、谋篇的思维训练过程。 5.操作上倾向“抱佛脚”,忽略阶段性。大多数学校都是在高一、高二阶段安排零星的写作训练,没有什么系统性,甚至将书面表达训练束之高阁,直到高三才正式将其提到议事日程,总是令人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可见这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训练方式,违背了外语教学中循序渐进的思维及能力的培养原则,其不良结果是可以想象的。 再者,就学生方面而言,由于传统写作费时较多,成绩提高不明显,对于现阶段(尤其高三)课业负担繁重和急功近利心态比较严重的高中生来说,写作训练主动性差,致使无法形成写作教学的良好循环氛围。这种能力发展不平衡最终将制约学生语言水平整体的提高,在当前日益重视各种能力全面发展的各级升学考试中也将留下遗憾。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