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如何组织合作学习

发布者:赵楠     发布时间:2017-02-25 浏览数( 3) 【置顶】 【精华】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能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合作学习成为了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且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性。在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老师一直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去研究、尝试和实践,也总是在各种教学研讨活动中把合作学习作为课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以此来为课堂增加亮点。 在听课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很多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小组活动停留在肤浅的你说我讲的层面上,没有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要通过适时地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小组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要每一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帮助、提携、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意味着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努力,也意味着大家共同的荣誉。 我觉得,当教师的引导语经常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慢慢产生;当教育评价也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学生在小组的成长中逐步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愉悦,会客观的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产生集体的荣誉感。 二、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相互孤立的,他们常常是被综合运用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教学中发现,有很多教师在提出探究问题后,一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二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就急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这样的小组学习往往效果不理想,白白浪费教学时间。 三、做好合作前、合作中、合作后的有效指导 合作学习要想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只有抓住重点指导,做到师生互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而,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既是组织者、参与者,又是旁观者、督察员、裁判员。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作学习开始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并对操作程序给予说明。要关注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发展学生之间的友谊,使学生愿意合作,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和思想。另外,还可以用语言向学生解释大家一起做的意义,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例子,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给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活动的意图、要求、方法、步骤等,以免学生无所适从。 其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时间要求。这个要求不一定是硬性的,主要是告诉学生速度的重要性。而且,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要适当,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决定何时停止,也可采用更民主的方法,让学生举手表决决定终止的时间。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并观察各小组的行为,注意工作完成或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应检查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发现小组讨论混乱无序时,要耐心讲解,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讨论偏离主题时,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学生引回到任务中来;讨论受阻时,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和途径;如果学生讨论时找到本节课要求学生深入理解的问题,便可拿出来供全班同学思考、讨论,引导各小组关注该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找规律,解决问题,若学生已解决了这一问题,也需就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总结。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