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如何体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016-12-26  发布者:吴珊  浏览数( -)

                                                                           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每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农民以获得丰收为幸福;工人以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为幸福;医生以医治好一位病人为幸福;作为教师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我们的幸福是与别的行业不同的,而且别的行业人群是不可能体会到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对象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多人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劳动创造着民族和人类的未来”。
我认为教师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中寻找  
——享受课堂  
——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的焦虑和烦恼。  
——以享受的态度对待教学,心灵就会充满着明媚的阳光,回响着和谐的音乐,体验着诗意的灵感;以享受的眼光走进课堂,就会真心地热爱每一个孩子,就会把每一节课精彩地演绎,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在闪光……  
——每一堂课都是唯一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  
——课堂是我生命生活的一部分!对自己负责,上好每一堂课。  
——一个中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语文老师教得好,他就会做文学梦;历史老师教得好,他就会对历史感兴趣。很多第一志愿报历史系的大学生,都说在中学碰到了非常好的历史老师。  
——我想要说的是: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愿意以此与所有的教师共勉。  
2、在师生交往中寻找  
——感谢学生  
——商家总是感谢客户,因为客户给他们带来利润;演员总是感谢观众,因为观众给他们带来掌声;作家总是感谢读者,因为读者给他们带来销量……  
——老师最要感谢是谁?是学生!正是学生给了你痛苦,也正是学生给了你幸福!学生给你更多的是痛苦还是幸福,主要不是取决于学生,而主要是取决于你自己!  
——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因为我们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往往会感受到自己也在亲历着成长成才;  
——学生的质疑会带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学生质朴与真诚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感受到:我们在为学生辛勤耕耘的同时,收获的快乐也如期而来。  
——沟通的效果决定于对方的回应;不要总是“归责于外”,而是遇事先反思自己!  
——当孩子很亢奋的时候,你能否用富含感染力的言语,让他归于平静;当孩子沉闷的时候,你能否用有趣的话语或活动,让他兴奋起来;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时,你能否用充满激励的言行,唤起他的向往,让他获得一种动力,这些就是为人师的魅力和幸福。  
——笑着做教师:不会笑的教师学生是不会喜欢的。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正是在传递他内心拥有的教师这一职业所独具的人性感召力,这种感召力透过教师智慧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爱、重视、指导、暗示、欣赏和接纳。  
——蹲着看学生:与学生的目光平视,意味着教师应拥有宽容、信任、理解、等待的情怀;意味着童心的回归,包容与善待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是孩子,每一个成长中的问题都是孩子发展的机会。要帮助学生学会乐于帮助别人与主动求得别人的帮助的策略。  
有这样一则故事:在商场里卖玩具的柜台边,有位年轻的妈妈领着女儿在选购。突然,小女还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这位妈妈很奇怪,面对这么多琳琅满目的玩具为什么哭鼻子呢?当妈妈蹲下身字安慰孩子时,这才发现:从孩子的视角看,看到的竟全是来往顾客的腿,而那些新奇的玩具,她根本就看不到。  
这位妈妈从自己的视角观察孩子,觉得孩子的表现不可理解,好在她终于蹲下了身子,才明白了一切。由此可见,从成人的视角往往无法准确地解读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蹲下来”解读孩子。  
如:“蹲下来”和学生一起生活。有学生总喜欢踩草坪,有学生总喜欢搞恶作剧,有学生总喜欢追逐打闹,有学生总喜欢放学不进家门泡网吧……这样的一些屡教不改的“顽固派”,说教、训斥、请家长……有用吗?教育一个学生好难!为什么不“蹲下来”呢?“蹲”到学生中间,和他们聊聊、玩玩,开展一些游戏,增强我们的亲和力,然后再开展“咨询”活动,解读透了,最后对症下药。当我们团结了“顽固派”,当我们触动了他们的心灵,触发了他们对生活的情感,培养了他新的兴趣爱好,我想一切问题会因育人思想的转变而迎刃而解。  
•“蹲下来”解读教育学生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革新,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以一种全心的视野和思想去施行。“蹲下来”用学生的视野看学生,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才能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有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  
3、在学习反思中寻找  
——学会反思  
——在学习中成长,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今天你不生活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用学习重新塑造自己,每天淘汰你自己。  
——在教学中反思,对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是一条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最理想的途径,也可以使我们从生活的喧嚣和浮躁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充实。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教师,必然是一个读书的教师。新教育实验希望教师对于日常教育生活始终保持一种反思的态度,这种反思是通过包括阅读、写作和教学在内的行动来完成的。当一个教师在采取教学行为的时候,他往往是受某种内在的对教育的理解的支配,也就是说,每个教师都会拥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解释,这种理解与解释往往是未经检验的,带有偏见的。而反思,则是指与书籍、与同事、与专家、与自我保持对话关系,从而洞察与反省自己的理解与解释,不断地修正,教学行为因此会不断地调整。只有这样,教师工作才会具有创造性,才会不断地超越自我,专业化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才会真正地体会到一个教师的职业愉悦,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当教师自己无力促成这种反思的时候,则可能会依靠外在的启蒙与介入,而外在力量(比如专家或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等)的介入往往会对教师原有的日常教育生活构成冲击,使教师陷入到恐惧或者说焦虑状态,甚至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因此,作为这种不安全感的反弹,有的教师可能会倾向于抱怨,拒绝改变以缓解焦虑,获取虚幻的安全感。  
但是不断地接受这种有益介入的老师,则可能促成正确的反思,进而改变自己的敉育教学方式,从而获得真正的专业化发展,也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4、在日常生活中寻找  
——善待生活  
——每当看到我们的同行病倒在讲台上,英年早逝而被树立为学校榜样的消息,心里就特别地不是滋味儿。  
——每当听到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比喻老师,心头就涌上一种酸楚的感觉。  
——事业诚可贵,健康价更高。身体是1,其他的都是0,没有1,再多的 0 也还是 0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热爱你的职业,那么,请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懂得休闲,张弛有度。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会、喝茶、旅游。  
——幸福的教师都是一样的,不幸福的教师却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着你的幸福(让它尽量多一点儿),痛苦着你的痛苦(让它尽量少一点儿)!  
——作为教师,你的幸福,决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靠你去寻找、创造的;如果你指望别人奖赏、施舍,那么,你永远与幸福无缘!  
书上说,快乐是一种消费性的心理状态,身体的快感,心里的快乐,消耗过了,满足了,也就消失了。可是一种有目的事业,在一个一个目的达到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创造成果,得到的是幸福。幸福感是持久的,深刻的心理感受,不仅看到结果的时候是快乐的,就是想到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着这种工作,在经历着这个过程的时候也是幸福的。  
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让我们以此共勉。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