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小学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发布者:张玉芳     发布时间:2016-12-26 浏览数( 13)

    作为一名教师除有渊博的知识外,教师的情绪在课堂教学中的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的情绪愉快时,他的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头脑清楚,师生合作愉快等。而当教师的情绪不好时,他的思维迟钝,易发脾气。逻辑性差等。这样他们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情绪抑郁怠情。勉强应付教学。

     一.教师不良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教师不良情绪的反应,使他们的思维迟钝,记忆困难,课堂显得没有生气。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教师的情绪对教学的影响不只于此,由于教师的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情绪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自身的活动,而且还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同时学生的情绪又反作用于教师,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教学情绪回路。鉴于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培养和保持积极的情绪,克服不利于教学正常进行的消极情绪,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那么,教师不良情绪的表现有那些呢?

    1.愤怒。就是激动到极点很生气。这种情况不是很多,一般情况是教师看到不平之事发生了情绪上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带到了课堂之中。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2.焦虑。“焦虑实际上是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对于动员机体潜能,克服惰性是必要的。但焦虑过度,就会干扰和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影响教育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我们对小学教师焦虑情况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他们感到焦虑的缘由:就是教学压力大,由于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考试和排名,加之部分家长的社会宣传,给教师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3.忧愁。因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苦闷。他们的表现一是同志之间发生矛盾。二是教学工作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职称评定、晋级、评优、自学考试等。三是教学工作的压力等。使教师产生了不良的情绪。

    4.悲哀,伤心。这种情况的表现一般是家庭出现比较重大的问题。比如老人去世、孩子生病等情况。造成教师心情极度悲伤。

    5.疲劳。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而需要休息。根据农村的特点,一部分教师家庭负担较重,除上课外,回到家里还要到农田里参加劳动或做些家务,体力消耗很大。另一部分是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或是对教材不熟悉。再有一些及少部分同志喜欢晚上聊天或下棋打扑克。这样造成这些教师身体疲劳,情绪下降。

    6.缺乏教学工作的动机。动机是行动的内驱力,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源泉。如果缺乏教学工作的动机,势必造成对教学工作的冷漠。我们发现少数教师因主、客观原因,对本质工作责任心不强。课堂气氛缺乏生气,致使一些学生也产生厌倦情绪。

     7.过于兴奋或激动。过于兴奋或激动也能使人们忘乎所以。经常沉浸在兴奋之中,同样对教育教学有直接影响。

     二.教师产生不良情绪的后果

    1.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由于教师的情绪不稳定,使学生不能很好进行知识的建构,

    2.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教师不良情绪的控制和调节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保持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避免不良影响,发挥出最高水平呢?对此,苏联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诺欣说:“人类以进入了情绪重负的非常时代,要想克服这种情况,只有锻炼自己的意志,学会控制情绪”。所以,不良情绪的调节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1.教师要加强道德修养。加强修养是“以理制情”的关键。一个人要想心意宁静情绪安和,就必须明白道德规范、热爱学生。当然,如果理智不能控制情绪,教育教学工作就难以落实。这样看来,做为一名教师,就必须加强共产主义的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有强大的情绪调节能力。

    2.教师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高尔基说过,“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确实,一名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就容易不自觉地为情绪冲动所支配,成为情绪的奴隶。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加强业务进修,努力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3.教师要自我疏导。当自己的情绪不好时,不妨向领导或周围的同事倾谈心。并要开诚布公地与对方交换意见。以解开疙瘩,消除误会。万不能把怨气、怒气积压在胸中。这样,通过感情的充分表露与外界得到的反馈。心理压力也会减轻一些。情绪也会转入正常。

    4.教师要自我暗示。自我暗示也可以起到控制不良情绪的作用。比如当自己和同志发生口角时,要暗示自己要冷静。在课堂上精力不能集中时,要暗示自己沉住气,放松些。这样,久之,紧张的情绪就会松弛下来,同时也能遏制情感的冲动。避免不良的后果。

    5.教师要选择榜样进行模仿。向先进的教师学习,能使自己尽快地做到稳重、成熟,克服消极情绪。

    6.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心理学家发现,兴趣多样,有合理的活动爱好,有助于人性的全面发展,又可以减少精神系统的紧张。这样就可以使消极情绪失去得以滋生的条件。

    7.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所教学科。是对教育事业的情感。教师对学生、对事业的爱可以激发教师在教学中的无穷精力。并选择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对学生成长无微不至关怀的有效行为。

    8.教师要恰当运用表情。表情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特有的外部表现形式,通过表情的外显而具有信号传递功能。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体态表情。人们通过表情、表达和了解彼此的情绪。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恰当的表情,就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9.教师要对教学要富有热情。关键是教师对情绪的调控的艺术问题。因为教学过程并非平坦,需要意志努力去应付教学障碍,但在实践中有时单靠意志是不行的,还需要情绪的力量。情绪对活动能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人能够应付环境的紧急变化。为提高情绪的增力性,要求教师对教学富有热情,保持高涨的情绪。这样教师在讲授中思路才能开阔,克服困难才能左右逢源。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